文彦博后人 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 字宽夫 , 号伊叟。汾州介休人 ,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 , 荐跻二府 , 七换节钺 , 出将入相五十年 。任殿中侍御史期间 , 秉公执法 。为相期间 , 稳固朝局 , 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 , 精兵简政 , 减轻人民负担 , 被世人称为贤相 。有《文潞公集》四十卷 。《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文彦博后人 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章插图
主要作品
文学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 , 已佚 , 今存《文潞公集》40卷 , 收入《山右丛书》中 。文彦博诗六卷 , 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为底本 。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 , 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另从《施注苏诗》、《舆地纪胜》等辑得集外诗九首、附于卷末 。
文彦博也爱写诗、词 , 但所留甚少 , 且多与政治有关 。《全宋诗》273~278辑录有其诗集 , 集外辑得佚诗九首 , 《<全宋诗·文彦博诗>辑补》辑有《全宋诗》失收佚诗35首又二句 。《全宋诗订补》辑得佚诗一首 。《全宋文》卷641~卷659辑录他的文集 , 集外补辑53篇 。《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书法
文彦博工书法、善墨翰 , 结字疏宕闲雅 , 笔法清劲 , 笔势飞动 , 风格英爽 , 蕴藉凝重 , 颇有唐人风致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 。宋周必大《益公题跋》说:“公年过七十 , 笔力犹清壮如此 , 非独见所养深厚 , 亦足占寿考之祥矣 。”又说:“公字虽不甚置意 , 亦时有唐人风致 , 非无师法者 。”宋黄庭坚《山谷集》也说:“潞公书笔势清劲 , 真不愧古人 。”宋楼钥在《攻愧集》中说:“潞公翰墨飞动 , 使人望而畏之 。”宋朱长文《墨池编》称:“文潞公书 , 风格英爽 。”存世书迹有《祠部帖》、《三札卷》、《内翰帖》(又称《得报帖》) 。
文彦博后人 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章插图
轶事典故
三次改姓
文彦博先祖本姓敬 , 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 , 改姓文 。后晋亡后 , 复姓敬 。至北宋立为国时 , 避宋翼祖赵敬庙讳 , 又改姓文 。
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退居洛阳后 , 和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 , 仰慕白居易九老会的旧事 , 便会集洛阳的卿大夫年龄大、德行高尚的人 , 他认为洛阳风俗重年龄不重官职大小 , 便在资圣院建了“耆英堂” , 称为“洛阳耆英会” , 让闽人郑奂在其中画像 。当时富弼七十九岁 , 文彦博与司封郎席汝言都已经七十七岁 , 朝议大夫王尚恭七十六岁 , 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己都已七十五岁 , 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已七十二岁 , 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已七十岁 。当时宣徽使王拱宸任北京(大名府)留守 , 写信给文彦博 , 想要参加他们的会 , 王拱宸七十一岁 。而只有司马光还没到七十岁 , 文彦博素来看重他 , 便用唐朝九老狄兼謩的旧例 , 请他入会 。司马光因为自己是晚进后辈而不敢在富、文二人之后 。文彦博不听 , 让郑奂自幕后传司马光画像 , 又到北京传王拱宸的画像 , 于是参会的有十三人 , 他们置酒赋诗相互取乐 。当时洛阳有许多名园古刹 , 有水竹林亭的风景 , 文彦博等人头发和眉毛雪白 , 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每次聚集宴会时 , 洛阳的百姓都随从观看 。
因妃拜相
据梅尧臣所作《碧云騢》记载:宋仁宗妻张贵妃的父亲曾是文彦博家的门客 。张贵妃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 主动结交文彦博 , 对他以伯父相称 , 以便在皇宫争宠中获得更多的外力支持 。当时 , 文彦博是枢密直学士、成都知州 。有一次 , 临近上元节 , 张贵妃示意文彦博进献灯笼锦 。蜀锦天下闻名 , 尤以成都灯笼锦为最 , 此锦纹样以灯笼为主体 , 配饰流苏和蜜蜂 , 喻意“五谷丰登” 。文彦博马上安排人把灯笼锦制成 , 并送达京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