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

文章插图
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
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在这四人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唐伯虎 。
唐伯虎,名为唐寅,因生于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 。
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水墨书法,唐伯虎的造诣都极深,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

文章插图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爱好古文的人可能会发现,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偏爱桃花,也留下了大量关于桃花的作品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又如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 中: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等等此例,不胜枚举 。桃的文化意涵,自古以来以桃的意象广为文人雅士引用,所有对于美好事物的寓意,均以桃隐喻之,尤其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志向 。

回到唐伯虎的这首《桃花庵歌》,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句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 。
此处,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
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

文章插图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

在传说中,唐寅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好像从来不缺钱,活脱脱一个堕落的富二代形象;在传说中,唐寅艳福不浅、风月无边,厚着脸皮一连娶了九个老婆;在传说中,唐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邂逅美女秋香,并搞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婚外恋……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唐伯虎29岁时参加应天府(现南京)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一时声誉鹊起,名震江南,春风得意 。考中解元后的第二年,唐伯虎踌躇满志地进京参加会试,路遇同去赶考的江阴巨富家的公子徐经,两人相谈甚恰,遂结成莫逆之交 。
然而想不到这富家公子徐经到京城后,以钱财贿赂会试主考程敏政的家僮,得到了试题 。唐伯虎因此也被牵涉进“科考舞弊案”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唐寅虽被释放出狱,但经过这番折腾已经声名扫地,科举仕途已无望 。恰逢此时又遭遇了第二任妻子何氏的背叛,从此唐寅心灰意冷,常常饮酒作乐,纵情声色,常常靠卖画维持生计 。
用《落花诗》来形容当时唐伯虎的心境再合适不过了 。风雨的来袭,命运的突变,让唐伯虎措手不及 。“桃花净尽杏花空”,即便狂傲洒脱如唐伯虎,在接连遭遇不幸和打击时,方能明白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实在是心中的悲愤难以抑制 。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世人看不清穿 世人笑我太疯癫 看透人心的悲凉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