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竟然也是个吃货居然还吃出了个世界名菜

世界上有弄巧成拙的事,当然有弄拙成巧的事 。一些事情眼看谬误或失败已成定局,经过聪明人反弹琵琶,却又十分奇特地发生始并未及的演变 。清朝末年,李鸿章在外交活动中就曾遇到过一件趣事 。
网络配图
【李鸿章竟然也是个吃货居然还吃出了个世界名菜】有一天,李鸿章摆酒席宴请西洋人,酒席在厅里摆开,酒过一巡又一巡,莱上一道又一道,几个时辰过后,洋人被中国菜肴深深吸引住了,竟然不肯离席了 。
这时,总管走过来,对李鸿章耳语道:“中堂大人,原来准备的莱全部用完了,请大人明示 。”李鸿章听闻后,心里一惊 。李鸿章望着洋人们吃的津津有味,忽然灵机一动,他低声对总管吩附道:“把洋人吃剩下的莱用大盆装在一起,热一下再送上来 。”
网络配图
总管不明白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又不好过多询问,只能遵命照办 。不一会儿,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剩菜端了上来,洋人纷纷争先品尝,吃过以后仍赞不绝口 。
“中堂大人,我发现贵国有非常奇怪的习惯,总是喜欢将最好的菜放在最后 。这道菜果然不同凡响,请问最后一道莱叫什么名字?”洋人问道 。
这一问可难倒我们的了李大人 。他怕场面尴尬,影响洋人的兴致,对我国的形象影响不好,他一边思考一边礼让着自言自语:“这道莱名么……好吃多吃,好吃多吃,不要客气 。”
谁知这下竟歪打正着,弄拙成巧 。原来汉语“好吃多吃”与英语的大杂绘(hotchpoteh)发音十分的相似 。洋人一听乐了:“中堂大人,原来中国的“好吃多吃”(杂烩)味道如此美妙!”
网络配图
趣事传到厨房,厨师们哈哈大笑,后来突然省悟:既然外国有大杂烩,难道中餐里就不可以有杂绘?从此,中国莱谱中又多了一道名莱 。当然,再入席的大杂绘不会再是剩菜的大拼盘,而是各种原料重新加工组合的佳肴了 。因为这种菜是李鸿章首创的,所以后人常称之为“李鸿章大杂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