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 食盐是晶体吗

食盐 食盐是晶体吗


食盐别名:盐(《周礼》),咸鹾(《礼记》) 。
性味:咸,寒 。
归经:入胃、肾、大小肠经 。
入药部位: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 。
形态特征:本品为立方体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多棱形晶体 。纯净者,无色透明;通常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 。具玻璃样光泽 。体较重,质硬,易砸碎 。气微,味咸 。露置空气中易潮解 。能溶于水 , 不溶于乙醇,在无色火焰上燃烧,火焰呈鲜黄色 。以色白、纯净、无杂质者为佳 。
食盐的用法用量内服:沸汤溶化,0.3~1钱;作催吐用宜炒黄 , 3~6钱 。

外用:炒热熨敷或水化点眼、洗疮 。
食盐的功效作用功效:涌吐,清火,凉血,解毒 。
主治:治食停上脘 , 心腹腹痛:炒盐 , 一包熨其心腹 , 令气透,又以一包熨其背 。(《救急方》)
⑥治二便不通:盐和苦酒敷脐中,干即易,仍以盐汁灌肛内,并用纸裹盐投水中饮之 。(《杨氏家藏方》)
⑦治牙龈出血:早晚用盐细末刷牙,连续用 。(《吉林中草药》)
⑧治血痢不止:白盐纸包烧研,调粥吃三、四次 。(《救急方》)
⑨治气淋脐下切痛:盐和醋调下 。(《广利方》)
⑩治赤白久下,谷道疼痛不可忍:熬盐熨之,又炙枳实熨之 。(《肘后方》)
⑾治阳脱虚证 , 四肢默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盐炒热,熨脐下气海 。(《方脉正宗》)

⑿治一切气及脚气:盐三升,蒸候热 , 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用,夜夜与之 。(《食疗本草》)
⒀治脚气疼痛:每夜用盐擦腿膝至足,用淹少时 , 以热汤饱洗 。(《救急方》)
⒁治小儿撮口:盐豉脐上灸之 。(《子母秘录》)
⒂治悬壅(雍)肿,喉咙内食物不下;以绵裹箸头,揾盐揩之,如此二七遍 。(《圣惠方》)
⒃治风热牙痛:槐枝煎浓汤二碗,入盐一斤 。煮干炒研 , 日用揩牙,以水洗目 。(《唐瑶经验方》)
⒄治目中浮翳遮睛:白盐生研少许 , 频点 。小儿亦宜 。(《仁斋直指方》)

⒅明目,坚齿,去翳 , 大利老眼:取雪白盐花,每早揩牙漱水,以大指甲点水洗目,闭坐良久,乃洗面 。(《永类钤方》)
⒆治溃痈作痒:盐摩其四围 。(《外科精义》)
⒇治手足心毒 , 风气毒肿:盐末、椒末等分 。酢和敷之 。(《肘后方》)
(21)治热病下部有匿虫生疮:熬盐绵裹熨之 。(《梅师集验方》)
(22)治蚯蚓咬:浓作盐汤浸身数遍 。(《经验方》)
(23)治蠼螋尿疮:盐三升 , 水一斗,煮取六升,以绵浸汤淹疮上 。(《食疗本草》)
食盐的相关论述①《本草衍义》:《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 。齿缝中多血出,常以盐汤漱,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
②《纲目》:盐之气味咸腥 , 人之血亦咸腥,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从其类也 。煎盐者,用皂角收之 。故盐之味微辛,辛走肺,咸走肾,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或引痰吐,或泣血脉,或助水邪故也 。然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 , 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引药气入本脏也;补心药用炒盐者,心苦虚以咸补之也;补脾药用炒盐者,虚则补其母,脾乃心之子也;治积聚结核用之者 , 盐能软坚也;诸痈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咸走血也;诸风热病用之者,寒胜热也;大小便病用之者 , 咸能润下也;骨病齿病用之者,肾主骨,咸入骨也;虫伤用之者,取其解毒也 。
【食盐 食盐是晶体吗】③《重庆堂随笔》:盐味最咸 , 味过咸即渴者,干液之征也 , 既能干液,则咸味属火无疑 。但味虽属火而性下行,虚火上炎者,饮淡盐汤即降,故为引火归元之妙品 。吐衄不止者,盐卤浸足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