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母亲全名 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二 )


高尔基的母亲全名 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文章插图
高尔基头像的浮雕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 高尔基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问题少年” , 在大人们的眼中 , 这个孩子不仅是给家族带来灾难的祸患 , 还是一个调皮的捣蛋鬼 。外祖父一家都是非常诚实和虔诚的东正教徒 , 经常带着小阿列克谢去教堂参加弥撒 。可是小家伙却常常在做礼拜的时候不认真 , 老瓦西里很是恼火 , 常常按着小阿列克谢让他认真做礼拜 , 而这更加深了他的逆反意识 , 让他更加讨厌宗教 。有一次他甚至故意把外祖父珍藏的圣徒图给毁掉了 , 十二个圣徒的头都被他剪下来了 。还有一次 , 他的母亲瓦尔瓦拉要再嫁了 , 小阿列克谢却在大家参加婚礼的时候躲了起来 , 直到仪式结束才出现 。其实今天的人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孩子正常的逆反行为罢了 ,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 , 这些事情只会给本来就不受待见的小高尔基带来旁人更多的偏见 。
三、苦闷的青年
瓦尔瓦拉的再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她和儿子的处境 , 相反 , 在小高尔基的眼里 , 情况可能更糟糕了 。因为他的母亲瓦尔瓦拉为第二个丈夫所生的孩子无一例外都夭折了 , 这无疑给这对夫妇的生活蒙上了深深的阴影 。小高尔基不止一次看到继父殴打自己的母亲 , 一次在忍无可忍之下他捅伤了自己的继父 。不幸的生活几乎毫无指望 , 高尔基不止一次想到自杀 。在母亲去世之后 , 高尔基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庭 , 自谋生路 。在做了几年小工之后 , 高尔基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 然而仅仅读过教区学校 , 识字都不多的高尔基如何才能上得了大学呢?当时高尔基心仪的大学是喀山大学 , 1884年 , 16岁的高尔基决定来到喀山 , 开始边攒钱边自学 。
高尔基的母亲全名 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文章插图

高尔基的母亲全名 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文章插图
年轻的高尔基(最左)和朋友们
当时的喀山在俄罗斯中部地区算是比较繁荣的大城市 , 而一文不名的高尔基 , 怀揣着上大学的希望 , 在这里却只能感受到更大的落差 。在高尔基的自传小说《我的大学》当中 , 他所描写的喀山的市民社会几乎是完全是病态的 , 普通老百姓一天天的过着没有希望的日子 。其实这与其说是当时俄国社会的真相 , 不如说是一个看上去毫无前途的年轻人的不满而已 。
因为在当时发生了好几件彻底摧毁青年高尔基人生希望的事情 , 其一是俄国教育部提高了上大学的门坎 , 这就意味着高尔基通过打工自学然后考上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 。其二 , 就是高尔基在《我的大学》当中没有提到的事情 , 他失败的恋爱 , 或者准确一点说是暗恋 。其中一个他暗恋的对象是他打工的面包店的店员 , 不过一文不名的高尔基在当时即便有喜欢的姑娘 , 他也没有任何表白的勇气 。
高尔基的母亲全名 苦难是造就天才的最好养料

文章插图
高尔基的雕像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高尔基不止一次想到要自杀 。在小说《我的大学》当中他对此事是轻描淡写的 , 因为那毕竟是他已经成为“进步作家”之后的作品 , 高尔基希望将小说的主题放在批判整个社会上 , 而不仅是去描写一个苦闷绝望的青年的内心世界 。其实当时高尔基在自杀之后被抢救了回来 , 此后他甚至还想要自杀 , 可见当时的高尔基对生活已经无望到了何种程度 。绝望之余高尔基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 他一开始选择的体裁是诗歌 ,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诗歌的天分 , 于是他开始转向小说 。而这些不幸的经历却正好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 当时俄国的左翼势力蓬勃发展了起来 , 高尔基创作的大量反应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很快得到了左翼力量的欢迎 , 高尔基也就因此一步步地成为宣扬革命的进步作家 , 他早年的这些不幸遭遇最终成了灌溉他的文学沃土的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