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筑牢“防火墙”守护“生命线”──市急救中心战“疫”纪实( 二 )



战“疫”阵前,调度人员们严防死守、负重而行,坚决筑牢院前急救“第一道关口”,不仅确保了“生命线”畅通,而且10秒接听率始终稳稳保持在100%。

“10秒接听率是考核院前急救调度工作的重要指标,面对暴涨的呼叫量,真的没敢想还能达到100%。”刘艳感慨地说,“我们当然在意能否达标,但我们更明白,疫情防控之下,早一秒接听电话,传递的是温暖,带去的是希望!所以再苦再累,我们都会‘疫’往无前!”

闭环专班24小时值守

他们隔离病毒不隔爱

白色,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颜色!白色的防护服、白色的急救车,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在那一刻格外神圣而亮丽。

根据疫情防控发展态势,市急救中心将急救车分为专车、闭环车、普通车,分别承担阳性病例、封控管控防范区患者、普通患者救治转送任务,实行急救任务分级分类管理。

新冠疫情防控闭环专班,专门负责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院前急救和转运任务。疫情汹汹,危险重重难料。为了完成翻番的任务量,降低感染风险,原本每车5人的团队精简到司机和医生2人一组。

市急救中心急救二科医疗大组长王素彦介绍,急救二科负责的片区包括津南区、河西区以及西青区的一部分地区,基本被本轮本土疫情所包围。疫情来袭,科里的急救人员首当其冲加入闭环专班,急救医生、驾驶员在招募伊始就纷纷主动报名。后续中心其他各科的急救人员也陆续加入,达到70辆急救车140名急救人员。

闭环专班24小时值守,急救人员常常48小时持续工作。他们用大爱护佑平安,用行动诠释担当,守护患者生的希望。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尖兵猛将,厚重的防护服遮不住一颗颗热情似火的心。

“嘀嗒!”任务单来了──

两名居家隔离的儿童先后出现呼吸道症状。

妈妈带着1岁和5岁的两个孩子,随车医生郭亚芳帮助她们上了急救车。途中,1岁幼儿哭闹不止,妈妈也焦虑不安。

郭亚芳忙安抚家长情绪,“放心吧大姐,我们一定把你们顺利送到医院。相信党和政府,也要相信我们自己,阳光就在不远处。”

说话间,郭亚芳接过1岁幼儿,一边哼着儿歌一边轻轻安抚,幼儿在温暖的怀抱中很快安静下来,慢慢进入梦乡。

【 疫情|筑牢“防火墙”守护“生命线”──市急救中心战“疫”纪实】车组人员在将母子三人送达医院后并没有立刻离开,郭亚芳继续抱着安睡的孩子,直到妈妈完成登记、挂号,才将两个孩子平安交到她手中。孩子妈妈原本焦虑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嘀嗒!”任务单来了──

津南医院一名早产儿需要紧急转运至儿童医院马场院区。

产妇孕31周因胎盘早剥被迫剖宫产,胎儿过小生命体征不稳定。急救人员检查装备,急救车开大暖风奔赴医院。

家属只有产妇的父亲随行,老人年纪已高,孩子太小不敢抱,急救医生潘三改主动请缨:“让我来吧!我是急救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会抱好孩子,您放心!”

为了让孩子尽早得到更好的救治,驾驶员赵天伯驾驶着急救车,争分夺秒急奔儿童医院。虽然正逢晚高峰,但29公里的路程仅用了20分钟即安全抵达,顺利对接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嘀嗒!”任务单来了──

管控区一名“红码”小姑娘出现发热症状。

急救医生刘金良接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接到患者。在去往医院的路上了解到,小姑娘独自一人在天津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失去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更因为“红码”隔离期间生病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