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生姜泻心汤

生姜 生姜泻心汤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 。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
形态特征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 。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 。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
分布范围
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 , 来凤、通山、阳新、鄂城、咸宁、
【生姜 生姜泻心汤】南方各省区广为栽培 。山东昌邑、山东莱芜、安丘亦有出产,亚洲热带地区亦常见栽培 。
种植技术
严格选地,避免连作: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 , 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 。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

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 。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 。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 , 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 , 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 。播种实行条播 , 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 。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 , 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 。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 , 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 。

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生姜生长期长 , 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 。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 。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 , 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 , 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
遮阴降温,促进生长: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 , 以促进生长 。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
防旱防涝,及时培土: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 , 对水分要求严格 。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 , 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 。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 , 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 , 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茎蔓管理:

1、搭架:黄姜出苗后茎长达30cm时,应尽快搭架,将事先准备好的长1.5-1.8m左右 , 手指般粗细的竹、木棍插入沟、穴的外边沿上,一蔸一根,每四根上端扎为一捆,成“x”宇型,以利除草追肥,捆扎处离地面高度1.2-1.4m , 引茎蔓上架 , 让其顺架生长,并注意控制茎蔓生长高度 。
2、打顶:当主茎蔓生长至一定高度(1.4-1.5m)到达架顶或侧枝长达20-30cm时,要对主茎及侧枝及时去头打顶,控制营养生长;现蕾开花时,要及时摘除花蕾,一般每隔10天摘除一次 , 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养分向地下根状茎转移积累 。
搞好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 。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 。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 , 隔7~10天喷1次 。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
采收:
黄姜采收一般在秋冬植株完全枯萎后,挖取地下根状茎,采收时间以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为最好,根状茎繁殖栽培一般2-3年采挖一次,产量较高,如急需也可当年栽培,当年采挖 。
选购技巧
选生姜颜色应挑本色淡黄的 , 用手捏肉质坚挺 , 不酥软,姜芽鲜嫩的,同时还可用鼻子嗅一下,若有淡淡的硫磺味,千万不要买 。鲜姜买回后,先放在太阳下略晒一两小时 , 以起到去除鲜姜上霉菌的作用,然后可用一只小瓦罐或大口瓶,放上七八成黄沙(要经常保持黄沙湿润),再将买回的鲜姜一块块埋在里面,略露出一点姜芽 。吃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这样放很久也不会霉烂,不会干瘪 。
营养价值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 。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 。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
可食用部分95% 。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膳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 4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钼0.14mg、磷25mg、硒0.56μg 。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