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竹 佛肚竹耐寒吗

佛肚竹 佛肚竹耐寒吗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佛肚竹拼音:fó dù zhú 拉丁学名:别称:佛竹、罗汉竹、密节竹、大肚竹、葫芦竹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科:禾本科亚科:族:属:形态特征
佛肚竹竿二型:正常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略下弯,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圆柱形,长30-35厘米,幼时无白蜡粉,光滑无毛,下部略微肿胀;竿下部各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基部第一、二节上还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三、四节开始 , 各节具1-3枝 , 其枝上的小枝有时短缩为软刺,竿中上部各节为数至多枝簇生,其中有3枝较为粗长 。畸形竿通常高25-50厘米,直径1-2厘米,节间短缩而其基部肿胀,呈瓶状 , 长2-3厘米;竿下部各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带 。分枝习性稍高 , 且常为单枝,均无刺 , 其节间稍短缩而明显肿胀 。箨鞘早落,背面完全无毛,干时纵肋显著隆起,先端为近于对称的宽拱形或近截形;箨耳不相等,边缘具弯曲繸毛,大耳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宽5-6毫米,小耳卵形,宽3-5毫米;箨舌高0.5-1毫米,边缘被极短的细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或外展,易脱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稍作心形收窄,其宽度稍窄于箨鞘之先端 。叶鞘无毛;叶耳卵形或镰刀形 , 边缘具数条波曲繸毛;叶舌极矮,近截形,边缘被极短细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无毛 , 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 , 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 。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状披针形,稍扁 , 长3-4厘米;先出叶宽卵形,长2.5-3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 , 先端钝 。具芽苞片1或2片,狭卵形,长约4-5毫米,13-15脉 , 先端急尖;小穗含两性小花6-8朵,其中基部1或2朵和顶生2或3朵小花常为不孕性;小穗轴节间形扁 , 长2-3毫米,顶端膨大呈杯状,其边缘被短纤毛,颖常无或仅1片,卵状椭圆形 , 长6.5-8毫米,具15-17脉,先端急尖;外稃无毛,卵状椭圆形,长约9-11毫米,具19-21脉,脉间具小横脉 , 先端急尖;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脊,脊近顶端处被短纤毛,脊间与脊外两侧均各具4脉,先端渐尖,顶端具一小簇白色柔毛;鳞被3 , 长约2毫米,边缘上部被长纤毛 , 前方两片形状稍不对称,后方1片宽椭圆形;花丝细长 , 花药黄色,长6毫米 , 先端钝;子房具柄,宽卵形,长1-1.2毫米,顶端增厚而被毛,花柱极短,被毛,柱头3分,长约6毫米,羽毛状 。颖果未见 。生长习性


【佛肚竹 佛肚竹耐寒吗】
耐水湿 , 喜光植物 。喜湿暖湿润气侯,抗寒力较低 , 能耐轻霜及极端0℃左右低温 。相关文化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 , 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 。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 。室内盆栽 。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 。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 。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 。药用价值
嫩叶:清热,除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