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编_紫苏叶 紫苏叶神农本草经

本草新编_紫苏叶 紫苏叶神农本草经


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毒 。入心、肺二经 。发表解?。粕朔绾?,开胃下食,消胀满,除香港脚口臭 。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症,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 。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 , 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 。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可多用也 。

盖叶、梗散多于收,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或问苏叶表散风邪,古人加人参同治,奏功如响 , 何也?曰∶苏叶不得人参,其功不大 。
今人一见用人参以祛邪 , 辄惊骇不已,宜乎医生之不敢用 , 往往轻变重,而不可救 。夫邪初入人体,正气敢与邪战,用参以助正气,则正气旺,而又得祛邪之便 , 则群邪自行解散,此用参于苏叶之内,大有深意也 。至于风寒已感三四日 , 则不可轻用人参,当看虚弱壮盛而用药矣 。【本草新编_紫苏叶 紫苏叶神农本草经】

或又问苏子定喘,有喘症用之而不效者,何也?盖喘症有虚、有实,未可谓苏子定喘,而概用之也 。苏子止可定实喘耳,虚喘而用苏子,增其喘矣,岂特不效而已哉 。

或疑苏子正是治虚喘之药,先生反谓虚喘用苏子而愈增喘,其义何乎?盖虚喘者,乃气虚也 。苏子虽能定喘,而未免耗气,气耗则气愈虚而喘更甚 。故治虚喘者 , 必须大加人参、熟地之药,而不可增入苏子 , 以增其喘也 。或问苏叶散风邪之圣药,用之以发表中之风邪,尤为相宜 , 乃用之以散里中之风邪,往往不效 , 其必有义存焉 。先生既深知《本草》之微,愿备有以教我 。曰∶苏叶之义 , 不过散表邪耳 , 原不深入于里 。既不能深入,又何能散在里之风邪哉 。然而以所不能深入之故,予则可宜也 。苏叶性轻而味浓,性轻则上泛,味浓则下沉 , 宜乎可以通达内外矣 。然而,性轻而香 , 味浓而辛 , 辛香则外驰易而内入难,故但散在表之风邪,而不散在里之风邪也 。或问宗 有言∶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 。果有之乎?曰∶紫苏乃风药也 , 善能平肝 。土为木制,则人多滑泄 。肝木既平,则脾土得养矣 。况紫苏辛温,辛能祛湿,温能祛寒,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惟是辛香之味 , 能散人真气,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免责声明:非中草药专业网站,如有需要,请查阅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