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方式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方式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

1、国子监 。
这里也是宋朝官员的孵化器,能进入这里基本上就等于进入了仕途了 。不过宋朝的国子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读书的,这里也有门槛的 。当时规定七品以上的中下级官僚阶层子弟均有资格入学 , 而且招生名额有限 。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方式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除了科举还有哪些】2、太学 。

宋朝的太学是隶属于国子监的,相对于国子监的门槛 , 太学的要稍微低一点点,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
3、举荐 。
其实举荐制度在宋之前就有了,是汉朝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 。到了宋朝,朝廷的科举制和国子监、太学这三种人才选拔制度,基本上已经把能选拔的人才都囊括进去了,但是朝廷还是怕有人才被埋没,又设立了举荐制度 。对于那些流落在民间的能人才士给予特殊的入仕名额 。为了防止官员随意举荐、结党营私,宋朝规定官员举荐的人不得超过五人 。像苏轼的老爹苏洵就是当时欧阳修向朝廷推荐的 , 使得当时的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 。


4、恩荫制度 。
恩荫又称门荫、任子、恩补、荫补等,就是祖上为朝廷做过巨大贡献,他们的后代可以依靠祖辈的恩荫到朝廷做官,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变相的世袭 。当时每逢祭天、皇帝生日、大臣去世等特殊时节,朝廷都会拿出名额恩荫臣子 。宋朝的恩荫是一人入仕,则子孙、亲属都可以得官 , 有些大臣甚至连门客、随从都可以得到恩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