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百科 水貂百度百科

水貂百科 水貂百度百科

水貂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公斤,雌性较小 。体毛黄褐色,颌部有白斑,头小 , 眼圆,耳呈半圆形,稍高出头部并倾向前方,不能摆动 。颈部粗短 。四肢粗壮 , 前肢比后肢略短,指、趾间具蹼,后趾间的蹼较明显,足底有肉垫 。

目录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经济价值
1.生活习性水貂是一种半水栖动物 , 善于游泳、潜水,夏天更喜欢嬉水 。野生水貂多在近水地带,利用天然洞穴营巢,洞口在岸边或水下,附近多有草丛或树丛作掩护 。水貂是肉食动物,喜食鱼、虾、蛙、蛇、野鼠、野兔、鸟类,除交配和哺乳期外,多单独散居 。
夜行性 。行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潜水 。
性情凶猛 。单独活动 。
以鼠、兔、蛙、鱼,以及植物果实等为食 。

2.形态特征水貂体形细长,雄性体长38~42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1.6~2.2公斤,雌性较小 。体毛黄褐色 , 颌部有白斑,头小 , 眼圆,耳呈半圆形,稍高出头部并倾向前方,不能摆动 。颈部粗短 。四肢粗壮,前肢比后肢略短,指、趾间具蹼,后趾间的蹼较明显 , 足底有肉垫 。尾细长,毛蓬松 。
3.分布范围野外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等地 。
亚种分化
中国水貂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有2个亚种 , 即北方亚种和青藏亚种 。
4.养殖技术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 , 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与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自然状态下,水貂随季节更替,即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1次,换毛2次 。而在人工控光状态下 , 可以使水貂在一年的任何时期均能进行繁殖,并可以有效地缩短繁殖周期,实现2年产3胎 。同时可以使水貂冬皮提前成熟,提前屠宰 , 节省饲料开支和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日照也可促其夏季长冬毛 。但在生产中应注意,水貂的冬毛生长有一个无应期 。冬毛成熟后,延长光照时间 , 虽可加速性器官的发育,但并不引起夏毛的生长,直至进入妊娠期后 , 夏毛才开始生长 。如果在冬毛成熟前延长光照,会阻止冬毛发育,抑制性器官的生长 。因此 , 养殖场户应注意掌握好人工控光的最佳时期 。

生产中一般从12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开始每天给予1小时光照,至1月1日延长到每日8个小时,之后每隔5天增加15~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 , 日照时数达到15小时25分钟 。采用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水貂的配种受胎率 。如要促进冬毛成熟,生产中一般在6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 , 大多采用40瓦日光灯照明,人工光照周期变化为本地自然光周期变化速度的2倍,每周调整1次,使光照时间迅速缩短,促使冬毛迅速发育 , 一般于10月6日冬季毛皮即可成熟 。
配种结束后7~8天即用电灯延长光照,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4.5小时,开灯期间打开控光棚小室盖 , 使水貂充分接受光照,直至开始产仔再停止增光 。采用此法:初生仔貂活泼、健壮,且仔貂成活率较高 。
5.经济价值【水貂百科 水貂百度百科】水貂皮坚韧轻薄 , 毛绒细密而丰厚,张幅大,色调淡雅美观 , 是毛皮中珍贵的高级制袭原料皮,价值不菲 。在我国,水貂历来是重要狩猎对象,但由于数量稀少,许多地区的水貂已濒临绝灭 , 难以见到 。毛皮的市场需求使得水貂遭到人们大肆捕猎,数量急剧下降,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一般认为过度捕猎和生境破坏是导致本种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但考虑到水貂的栖息范围很广,故长期以来作为主要毛皮兽而遭过度捕杀 , 也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作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虽受到一定的保护,但收效不显 。在一些水貂分布范围内建立自然保护区 , 可对水貂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