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传承1500年后最终消失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 , 官、私印均可称“玺” 。汉蔡邕《独断》云:“玺者 , 印也;印者 , 信也 。”到了秦始皇时 , 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 , 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 , 奉为天命的象征 。又独以玉 , 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 , 所以叫“传国玉玺” , 又称“传国玺” 。
网络配图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 , 上纽交五龙 , 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八篆字 , 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秦始皇死后 , 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 , 奉若奇珍 , 尊为国之重器 。得到此玺则象征其“受命于天” , 失去此玺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没有此玺 , 就被讥为“白版皇帝” , 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这更加促使后世皇帝对这块传国玉玺的争夺 , 致使这块宝物屡易其主 。然而 , 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 , 却神秘地失踪了 。几千年来 , 有关它的传说也无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 。春秋时 , 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 , 献给厉王 。楚王让玉工辨识 , 玉工鉴定为石头 , 楚王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 。后来武王即位 , 卞和又献玉 , 但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 。公元前690年 , 文王即位 , 卞和抱玉痛哭 。文王派人问他 , 他说:“吾非悲刖也 ,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 贞士而名之以诳 。”文王让人把璞剖开 , 果然是宝玉 , 因称称为和氏璧 。楚威王时 , 相国昭阳灭越有功 , 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他 。但是不久昭阳就将它丢失 , 有人怀疑是他的门人张仪偷走 , 拘留张仪审讯 。张仪一气之下 , 离楚入魏 , 后来到了秦国 , 后被拜为秦相 。
战国时 , 赵惠文王从太监缨贤处得到了和氏璧 , 秦昭王得知后 , 打算强取 , 后来蔺相如据理力争 , 将和氏璧“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 , 秦王嬴政破赵 , 得和氏璧 。嬴政一统天下 , 称始皇帝 。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八字 , 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 , 雕琢为玺 , 即为传国玺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 秦始皇过洞庭湖口 , 这时风浪骤起 , 龙舟将倾 , 于是始皇将玺抛入湖中 , 祈神镇浪 , 传国玺就此第一次失踪 。而八年后 , 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 。从此 , 传国玉玺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 , 尽尝坎坷流离之苦 。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 , 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 , 秦王子婴投降 , 奉上始皇玺 。秦亡后刘邦即天子位 , 传国玺得归刘汉 。因御服其玺 , 世世传受 , 称为“汉传国玺” , 也称“汉传国宝” 。
西汉末年(公元8年) , 王莽专权 , 当时皇帝孺子年仅2岁 , 传国玺置于长乐宫 , 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 。王莽篡位 , 建立新朝 , 派他的弟弟舜前去索要 , 太后大骂:“我老已死 , 如而兄弟 , 今族灭也!” , 将传国玺摔在殿廷 , 玉玺被摔碎一角 , 后来用黄金镶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