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乱世的三国群雄仁慈之主:益州牧刘璋

刘璋虽然是三国群雄割据时代的“群雄”之一,不过从来没被看好过 。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评论天下群雄,将刘璋定性为“守户之犬”,连“人”的资格都没有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稍带着评价了一下刘璋,说刘璋“黯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他“不能守” 。可见这个“守户之犬”,就是连“守”的职责也不能尽到 。这两个三国英雄金字塔顶上的人物,作出的这种没有与后来事情发展相违背的评价,基本就算是盖棺论定了 。翻尽史书,的确没有找到与二人意见相左的评价,区别也仅仅在于语气的轻重而已 。
网络配图
我也认同这个评价,尤其是在以前 。原来看三国,总是站在谋略、机智的角度来评价,为的是让自己心中热血纵横,充满指点江山的慷慨激昂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刘璋的印象,实在是觉得乏善可陈 。而如今,也许是年龄增长,性格锤炼,也许是思维与现实反差太大,心气渐冷的缘故,倒是和失败者刘璋产生了一些共鸣 。就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刘璋的传记,用心梳理了一下,就完全不再是守不住门的“守护之犬”的感受了,而且心里还涌上了些许温暖,觉得他是一个好人 。
好人的特征之一就是看人往往是好的,也就对他人少了防备,对事情少了敏感 。刘璋就是这样 。比如明明生在宗室之家,是天经地义的“皇叔”,而那会儿满世界传扬的“皇叔”却是那个卖草鞋的刘备,说明刘璋不善投机;他父亲刘焉有当皇帝的念头,打着“为天子守边”的旗号入蜀,一堆外人辞官跟着去,他却被蒙在鼓里,说明对自己父亲一直没往“坏”处想,对什么当皇帝没太大兴趣;明明知道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朝廷,皇帝不招人待见,他还偏偏就往皇帝身边凑,成了皇家车队队长,肩负保镖工作,成了保皇派,说明他不趋炎附势;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个闯荡江湖多年的刘备不是个善茬,他却还是相信兄弟情义,请他帮忙讨伐张鲁,说明他重情如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安十九年,刘备围困成都时,在“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够用一年”,且“吏民咸欲死战”的情况下,刘璋却果断地放弃权力,说出让“群下莫不流涕”的真心话——“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 。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而出城投降 。这也说明了权力于他,一直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利益,他考虑的还有他人、有百姓 。
当然,作为一路诸侯,刘璋也要在权力争斗中过日子,有时也难免拿出杀人的招数 。但即便弄权,即便杀人,也找不出刘璋在人格上的明显污点 。比如说弄权,刘焉死后,益州无主,从哪个方面讲,也是轮不到刘璋的,因为有三哥刘瑁 。老大老二被朝廷杀死了,轮也轮到老三了,更何况刘瑁是刘焉直接带到益州的,娶了后来成为刘备皇后的吴氏——那是据说必定要当皇后的女人,是刘焉摆明了的继承人 。但刘焉死后,能够和朝廷沟通的权力,落到了他当初的追随者“州大吏”赵韪手里 。赵韪是益州士人的代表,不喜欢一个强硬角色颐指气使,于是“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 。刘璋赢得不费力气,也很侥幸,算是运气好 。再就是和他的扶持者赵韪的争斗 。赵韪贪图刘璋“温仁”,是为了自己弄权,没想到刘璋太过“宽柔,无威略”,不能阻止刘焉带来的那批东州人“侵暴旧民”,让作为益州士人的赵韪很郁闷,于是“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 。一时之间,“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 。刘璋的处境非常危险,在这种被动局面下,被迫选择了抗争 。依赖东州士人进行了殊死战斗,保全了成都,而赵韪竟被其部将庞乐、李异所杀 。这两次争斗虽然胜利,但胜利的有点莫名其妙,没看出刘璋有什么过人之处,自然也没看出刘璋用了什么阴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