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_证类本草 甘草本草经】
味甘,平,无毒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 , 倍力 , 金疮 (时勇切)解毒,温中下气,烦闷短气 , 伤脏咳嗽,止渴 , 通经脉,利血气 , 解百药毒 。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久服轻身延年 。一名蜜甘,一名美草 , 一名蜜草,一名 草 。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 。二月、八月除日采根 , 曝干十日成 。(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
陶隐居云∶河西、上郡不复通市 , 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 。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 , 是抱罕草,最佳 。抱罕,羌地名 。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 。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 。青州间亦有,不如 。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 。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国老 , 即帝师之称,虽非君 , 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 大苦 。注∶今甘草也,蔓延生 。叶似荷,青黄 , 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 。疏引《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 。药性论云∶甘草,君,忌猪肉,诸药众中为君 。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使诸药有功,故号国老之名矣 。主腹中冷痛 , 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 , 令人阴痿 。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日华子云∶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 , 解冷热,入药炙用 。
图经曰∶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 。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 。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 , 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 。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去芦头及赤皮 , 今云阴干用 。
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 , 唯货汤家用之 。谨按《尔雅》云∶大苦 。释曰∶一名大苦 。郭璞云∶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 。或云∶ 似地黄 。《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 。与苓通用 。首阳之山 , 在河东蒲 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同者乎?张仲景《伤寒论》有一物甘草汤、甘草附子、甘草干姜、甘草泻心等汤,诸方用之最多 , 又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 。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 。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 。又《备急方》云∶席辩刺史尝言∶岭南俚人解毒药,并是尝用物,畏人得其法 , 乃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 。辩久住彼 , 与之亲狎,乃得其实 。凡欲食 , 先取甘草一寸炙熟,嚼咽汁,若中毒,随即吐出 。乃用都 藤、黄藤二物,酒煎令温常服,毒随大小溲出 。都 藤者,出岭南,高三尺余,甚细长 。所谓三百两银药也 。又常带甘草十数寸随身,以备缓急 。若经含甘草而食物不吐者,非毒也 。崔元亮《海上方》∶治发背秘法,李北海云此方神授,极奇秘 。以甘草三大两 , 生捣,别筛末,大麦面九两,于一大盘中相和搅令匀 。取上好酥少许,别捻入药,令匀,百沸水搜如饼剂,方圆大于疮一分 , 热敷肿上,以油片及故纸隔令通风 , 冷则换之 。已成脓水自出,未成肿便内消 。当患肿着药时 , 常须吃黄 粥,甚妙 。又一法∶甘草一大两微炙,捣碎 , 水一大升浸之,器上横一小刀子,置露中经宿 , 平明以物搅令沫出,吹沫服之 。但是疮肿发背,皆可服,甚效 。雷公云∶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 。每用切长三寸 , 锉劈破作六、七片,使瓷器中盛,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曝干细锉 。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 。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 。外台秘要∶救急瘦疾 。甘草三两炙 , 每旦以小便煮三、四沸,顿服之,良 。百一方∶小儿初生,未可与朱、蜜,取甘草一指节长炙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缠绵点儿口中,可得一蚬壳止 , 儿当快吐胸中恶汁,此后待儿饥渴,更与之 。若两服并不吐,尽一合止,得吐恶汁,儿智惠无病 。又方∶中蛊者,煮甘草服之,当痰出,若平生预服防蛊者,宜熟炙甘草煮服之 。凡中蛊毒即内消 , 不令吐痰,神验 。又方∶食牛、羊肉中毒者,煮甘草汁服之一、二升,当愈 。经验方∶崔宣州衍传赤白痢方∶甘草一尺,炙擘破 , 以淡浆水蘸三、二度,又以慢火炙之 , 后用生姜去皮半两,二味以浆水一升半,煎取八合 , 服之立效 。梅师方∶治初得痢,冷热赤白芨霍乱 。甘草一两炙 , 豆蔻七个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服 。孙真人食忌∶主一切伤寒 。甘草如中指长,炙,细锉,取童子小便一升和煎取七合,空心服 , 日再服之 。广利方∶治肺痿久咳嗽,涕唾多 , 骨节烦闷,寒热 。甘草十二分炙 , 捣为末,每日取小便三合 , 甘草末一钱匕,搅令散服 。御药院治二、三日咽痛 。可与甘草汤去滓 , 日三服 。古今录验∶治阴下湿痒 。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 瘥 。金匮玉函∶菜中有水莨菪,叶圆而光 , 有毒,误食之令人狂乱,状若中风 , 或吐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又方∶治误饮馔中毒者 。未审中何毒,卒急无药可解 。只煎甘草、荠 汤服之,入口便活 。又方∶治小儿撮口及发噤方∶用生甘草一分细锉,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与儿服,令吐痰涎后 , 以乳汁点儿口中瘥 。又方∶治小儿中蛊欲死 。甘草半两锉,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 。作二服 , 当吐蛊出 。又方∶治小儿羸瘦 方∶甘草二两,炙焦,杵为末 , 蜜丸如绿豆大 。每温水下五丸,日二服 。伤寒类要∶治伤寒三、二日咽痛者 。与甘草二两炙,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 服五合,日三 。又方∶伤寒,脉结代者 , 心悸动方∶甘草二两,水三升 , 煮取一半,服七合,日二 。姚和众∶治小儿尿血 。甘草五分 , 以水六合,煎取二合去滓,一岁儿一日服令尽 。淮南子∶甘草主生肌肉 。衍义曰∶甘草 , 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 , 似有白毛 。实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子如小扁豆,齿啮不破 。今出河东西界,入药须微炙;不尔,亦微凉 。生则味不佳 。免责声明:非中草药专业网站 , 如有需要,请查阅权威资料!
- 甘草 本草 甘草_本草崇原
- 甘草_本草思辨录 甘草参考文献
- 连翘 本草 连翘_本草新编
- 连翘_本草图经 连翘 神农本草经
- 连翘_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连翘古籍摘要
- 连翘原植物 连翘_本草崇原
- 连翘_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连翘记载
- 甘草是什么 甘草是什么味道
- 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答案 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藜芦 藜芦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