咊风处,至上励合歌词的个性签名

儒家中庸之道和人情债有什么关系

咊风处,至上励合歌词的个性签名

文章插图
作为儒家思想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并且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 1 的和谐社会 。“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表示达到理想的目的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 。“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 。《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 。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 。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 。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顺其自然 。西周太史史伯还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强调“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 。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的思想,提出了“相成”、“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朴素辩证的观点 。2
什么叫中庸?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原文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 3 孔子一方面盛赞中庸为最高道德,一方面又感叹人们已长久缺少这种道德了 。言下之意,提倡中庸之道乃是当务之急 。后来《中庸》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但在文字上仍缺乏明确界定 。到了宋明时期,儒者作了明确、具体的阐释,他们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4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5
“庸是个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变易底 。中只是个恰好道理 。”6
“中之理所包甚大,存于心而不偏不倚,发于情而无过无不及,以其可以常行不可易,故又谓之庸 。” 7
概言之,中庸即是中正不偏、人们常用常行的至当方法原则 。
中庸的核心要求是“中”,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中”,以求对“和谐教育”哲学的正确认识 。
首先,中庸之“中”,是要求人们在履行道德时“无过无不及”,既防止达不到道德标准(“不及”),也反对过头(“过”) 。
《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
子贡问:“师与商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曰:“然则师愈与?” 曰:“过犹不及 。”8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相比,谁更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作事易过,而卜商则不及 。子贡又问:是否可以说颛孙师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的危害和不及一样 。“过犹不及”这句话后来被人们经常引用,看来这是古人的共同认识 。孔子等人讲“过犹不及”,目的是要让人们明白“过”同样是缺点,并懂得“过”的危害 。从各种记载看,中庸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重点是反对“过”,这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也就是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或事物变质,走向另一错误的极端 。这便是所谓“物极必反” 。比如,礼(狭义)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为谄媚、“足恭” 。这样,人们便会从克服粗野、不逊之恶,走向谄媚、卑屈之恶 。再如,谨慎所要求的小心、持重,人们一旦过了头,则会走向畏葸,这样就会因克服轻率、鲁莽的毛病而走向胆小怕事 。朱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