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代时期东北的宁古塔披甲人是些什么人?( 二 )


披甲人
披甲即披挂铠甲之意 。“披甲人”一词为清代特有,指满洲八旗兵卒 。披甲人不限于东三省,全国各处皆有满洲八旗军披甲人驻守 。《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三》:“其所派兵丁,由八旗前锋护军披甲人内挑选年力强壮者 。”《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七》:“上谕户部,今年雨大屋漏墙欹者多,朕轸念披甲人等家贫不能修理,特加恩赐,务使人人得所 。著动户部库银九万两赏给八旗,每旗一万两 。上三旗内府佐领一万两,令得修理房屋 。”
宁古塔驻守屯兵平时打猎承差,又称打牲兵丁 。遇战事,则出征打仗为披甲人 。宁古塔设副都统总领 。披甲兵丁按差事分为参户、蜜户、渔户、猎户、鹰户、狐户、獭户、鹳户等,皆属内府三旗 。
清代,有将罪犯及眷属发往宁古塔、黑龙江披甲人为奴之例 。《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一百九十三》:“窝隐贩卖之人照开窑子光棍例,将为首之人拟斩立决,护送牵合及用银兴贩之人俱照为从例,发往宁古塔等处给披甲人为奴 。”该处罚并非法外刑,《大清律例》有明文:“凡盗窃临时拘捕,为首杀人者,照强盗律,拟斩立决;为从者,应发往吉林、乌喇、白都诺、宁古塔等处披甲人为奴 。”(《卷二十四.刑律条例》)
顺康年间,宁古塔满洲披甲人不会汉语,朴实诚信讲义气 。发配至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者皆为内地人,此项处罚即为流刑 。内地人有逃跑者,宁古塔人一般不举告 。若有被追回者,主人及周边土著一起作证该人系自行返回,以令官府不追究治罪 。该地路不拾遗,颇有古风 。土著披甲人向店家赊买绸缎蟒服,店家拿出黒貂皮一张作为易货样品,口头约定来年照此规格偿还黑貂皮若干张 。第二年,土著披甲人必照样儿还清 。本主儿若有他事不能来,则亦托人送到 。这些土著披甲人相距城里店家数百千里且素不相识,而无一爽约 。店家及土著披甲人,诚信至哉 。
土著披甲人出门儿不带盘缠,途中经过之处随意食宿 。每户人家遇有客人投宿,无论识与不识,“马有青刍客有粟”,来人食宿及马匹草料全管,不取分文 。民风淳朴,性情憨厚 。土著人无作揖打恭之礼,相见惟执手而叙 。妇女以右手抚额点头为拜,抚额点头而跪为行大礼 。土著披甲人彼此称“阿哥”,呼年长者曰“马发”,父曰“阿玛”,母曰“葛娘”,伯父曰“昂邦阿玛”,夫曰“畏根”,妻曰“叉而汉”,男人曰“哈哈”,女人曰“赫赫”,姊曰“格格”,妹曰“那”,小厮曰“哈哈朱子”,丫头曰“叉而汉朱子”,人参曰“恶而诃打”,黑貂皮曰“色克”等 。
披甲人有追踪寻迹之本领 。凡人畜经过草地,凭足迹能追寻数十里而无差错 。该地猎户称“炮手”,老虎叫“老妈子”,熊曰“黑瞎子” 。宁古塔披甲人四季皆出猎打围 。有朝出暮归一日猎者,有两三天而归打小猎者,有秋天打野鸡围者,有冬季打大围者 。凡打大围,披甲人排阵而行 。成围时,无长官命令不得擅射 。该地虎豹颇畏人,惟熊最凶猛,能拔树掷人 。野猪大者六七百斤,獠齿如象牙,弯卷锋利 。其周身松油厚寸许,名曰“挂甲”,刀枪箭皆不能入,炮手惟以箭射入其七窍方可猎杀 。披甲人所豢养猎犬极勇猛,能搏击虎豹 。野鸡最健硕,肥油厚一寸 。鹰以“海东青”最名贵,能捉天鹅,一日可飞二千里 。另有白鹰、芦花鹰亦极贵重,为进贡之物 。雕个儿大且多,用其翎毛为箭羽 。打大围历二十天乃归,猎得有虎、豹、猪、熊、獐、狐、鹿、兔、野鸡、雕羽等物 。
每年京师户部颁赐进贡貂皮者袍褂、靴帽、汗巾、扇子等物品各一捆 。宁古塔人不知用扇子,发配至此地汉人以零星物件儿即可与其交换 。披甲人最喜欢大红绣金袍褂及各色绸缎,把铜钱儿响铃缝缀衣服上,行路叮当带响儿 。宁古塔东北千馀里之“黑斤人”(赫哲)有留发梳髻者,耳垂大环四五对儿,鼻穿小银环儿 。黑斤之地以产貂皮享名,富者以雕翅盖屋,以貂皮为裘帐,以狐皮为被褥 。这些在内地皆珍贵之属,价格极昂 。黑斤迆北土著名“乌稽鞑子”,又称“鱼皮鞑子” 。因其穿鱼皮衣,食鱼肉为生而得名 。该地鱼大,曰“打不害”,皮厚而软,日光下有五色文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