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二 )


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那么,挖掘这些精神病患者的天赋重要吗?如何挖掘这些“带刺”的天赋?
“这是一个全程康复的理念。”这在陈亚萍看来无疑是重要的,更是该院践行的。
行走在宁波市精神病院的长廊里,目之所及是墙上一抹抹色彩各异、形态不同的画作和书法作品,采访人员注意到墙上这些作品的作者名字则是由“休养员作品132号”“休养员作品230号”等编号代替。
“这全都是我们的精神病患者的作品。”据宁波市精神病院康复科科长应洁琼介绍,他们组织患者开展了“一技之长”的学习,不仅仅是创作书画作品,更有手工、农技等领域,挖掘他们深藏的“天才技能”,“如今这些作品也被制作成手机壳、背包、丝巾、桌布等文创产品。”
这些技能如同晦暗世界里的一束光,指引人不断前行,在挖掘精神病患者潜能的背后,是让其回归正常生活的美好期许。
事实上,从业数十年来,形形色色的患者从未让陈亚萍感到害怕和恐惧,她担心的反而是来自外界的伤害,“他们不相信这些精神病患者能够正常回归社会,所以反过来说,我们要做的是把原先平面的宣教知识,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通过更加有说服力的方式让社会真正没有偏见。”
2017年,宁波市精神病院将患者们的文创产品在当地博物馆展出,这些色彩奔放热烈、造型不拘一格、构图饱满别致且富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作品瞬间引起轰动,而这个宣教效果也是此前文字宣传无法比拟的。
“无法想象,这是精神病患者的作品。”展览参观者沈薇仍记得自己参观完“听见你的声音”作品展后的灵魂触动,“一幅幅作品光影交织,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一个个在创作的跳跃灵魂,他们是鲜活存在的,他们也热爱生活,他们也富有创造力,是和千千万万个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 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当傲慢与偏见被击退,展现在民众眼前的是精神病患者的纯粹与真实。
精神病患者能不能就业、学习、恋爱、结婚?于陈亚萍而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只是生病了,心里垃圾太多倒不出来。”今年16周岁的李想(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同时也是一位双相精神障碍患者。如其所言,“00后”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则更为“平和”,“也希望社会能够理解我们这些患者,我们也希望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精神病患者的心声,陈亚萍听到了,也听懂了,“这就是我们目前在做的,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工作。”
审视当下,从“宛平南路600号”的出圈,到“天才”翻译家金晓宇被关注,也从侧面表明公众对精神健康越来越关注。
诚然,对精神疾病的一些偏见已经形成多年,还需要很长时间让社会转变观念,但在从业的几十年时间里,陈亚萍直言,同伴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希望。”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