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中新网宁波1月22日电(采访人员 林波)麻油鸭、牛排、海鲜、饮料……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的一间病房内,伴随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火车,吃完早餐的芦苇(化名)充满期待地写下了他的新春购物单,购物单上的年货将由工作人员采购后送达到病房。
“这里很好。每一年我都在这过春节,这里就是我的家。”53岁的芦苇是该院的一名患者,在这已经住了28年。
或许,一提“精神病”三个字,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涌现出撒泼打滚的场景,狂躁、抑郁或许是诸多人放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的标签。
随着“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强势“出圈”,掀起了社会对精神病患生存状态的关注。
近日,采访人员实地探访宁波市精神病院,感受这里的“冷”与“暖”。也正是在这里,透过医务人员和患者,采访人员看到了生活里不曾被遗忘的一束光。
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文章插图

“休养员”的作品。 林波 摄
打造社区式“心灵家园”
写完年货清单,在医生评估状态后,芦苇就前往康复科,他打算趁这几天写几副春联。
“他喜欢写大字,也喜欢吹口琴,交谊舞和街舞也跳得不错。”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护理部主任梁立萍的眼中,芦苇是一个自律性非常强的患者,“他不像其他患者一样需要督促,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而像芦苇这样拥有自己爱好,并为之践行的患者,该院还有很多。
在手工作坊制作“虎虎生威”的红包和香囊,在画室画下春节的无限遐想,在烘焙坊制作奶香四溢的虎年新品……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患者们正在制造新春“氛围感”。
“精神病院的生活并非枯燥无味。”据宁波市精神病院心身科主任刘堂龙介绍,他们把医院打造成一个能自我循环的社区,患者被称为“休养员”是社区里的居民,“我们与‘休养员’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文章插图

“休养员”的作品。 林波 摄
烘焙房、画室、手工作坊、阳光超市、图书馆、农场……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一再介绍,采访人员很难相信自己置身于一所精神病院内,更难相信院内这些场地的运维者,都是这些患者。
据介绍,自1978年11月成立以来,历经40余年发展的宁波市精神病院一直有着较为先进的治疗理念。彼时,还叫“宁波市精神病管教所”的医院,就主张对病员以关、爱、养为主,治疗为辅,1984年更是开启了“精神康复”之路。
有人说,天才与疯子之间,往往是一线之隔。正如“天才”翻译家金晓宇,患有躁郁症的他,翻译了诸多书籍。
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文章插图

“休养员”的画作。 林波 摄
为什么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创作当中会比正常人有更大的爆发力和张力?
“正常人顾及的东西比较多,追求的是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宁波市精神病院院长陈亚萍表示,精神疾病类的患者可能不会考虑这些,“更多的是把心中想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
而对于天才被精神病医院扼杀的说法,陈亚萍认为这是一个悖论。她解释说,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他们的潜在能力不是被扼杀,“从传统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角度而言,其更多的是从传统康复模式入手,更多的关注患者的症状控制,以及尽可能让他们恢复,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休养员|探访精神病院里的“休养员”:不做被生活遗忘的一束光
文章插图

“休养员”的文创作品。 林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