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当前,各地都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以此助推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民生 。那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经典案例吧!
一、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 , 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其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产业扶贫可看成是对落后区域发展的一种政策倾斜 。

二、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的经典案例
【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 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1、重庆市北碚区小华蓥村
小华蓥村地处主城四山之一的华蓥山支脉 , 全村667户村民中曾有35户贫困户 。2015年,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但因缺少主导产业,返贫和新发生贫困的风险较高 。为此,当地着力从产业方面构建防止返贫机制 , 脱贫摘帽不摘政策,培育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 。
小华蓥村有着30多年樱桃种植历史,然而,长期以来当地樱桃都是零散种植、粗放管理、坐等客商,在市场上默默无闻,每斤价格一直在四五元左右徘徊 。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小华蓥村将红樱桃确定为脱贫主导产业 。2015年 , 村里成立了半边山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负责技术提升、管护培训和营销推广 。合作社还争取相关产业扶持资金补植樱桃 , 将零散种植的200多亩发展到集中成片近400亩 。
近年来,小华蓥村发展起近400亩樱桃、100亩百香果等水果,发展中蜂养殖300余桶,以及正在启动的山药种植加工产业 。其中,水果产业产值超过100万元 , 蜜蜂产业收入达到60万元 。
2、吉林双辽市东明镇盘山村

原来没人稀罕、处理麻烦的水稻秸秆,如今却能“漂洋过海” , 卖到日本喂和牛 。在吉林西部的双辽市东明镇盘山村,小秸秆成了“香饽饽”,既给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让45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有了坚实的产业保障 。
和玉米秸秆相比,水稻秸秆处理更难 。当地推广保护性耕作 , 玉米秸秆可以粉碎还田,而水稻秸秆却无法还田 。盘山村所在的东明镇又是双辽市水稻主产地 。以往 , 村民们要么把水稻秸秆拉回家当柴火,要么就地烧荒 。每到春季 , 如何防止烧荒给当地带来很大压力 。
盘山村扶贫第一书记于建平和有渠道、有资质、有经验的大华草场负责人刘兴华想就秸秆搞一个稳定可持续的项目 。于建平和东明镇的干部把项目设想做成方案,向市里申请下来160多万元扶贫资金 。定点扶持盘山村的双辽市人民武装部也拿出20万元帮扶资金 。
有了初始资金,村里的两公顷建设用地也派上了用?。?一个秸秆加工厂就这么张罗起来 。村里和刘兴华“约法三章”:项目由刘兴华承包,前10年每年给村里上缴18万元承包租金 。此举充实了村里的扶贫资金 。
盘山村设置了保洁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给他们开工资 。残疾、重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能得到分红 。“这些钱都出自这18万元租金,秸秆加工项目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 。”于建平说 。
盘山村的稻草纤维丰富,矿物质和各类营养含量高 。“这里的气候和土质,造就了稻草秸秆的特殊品质,日本和牛爱吃 。”刘兴华说 。
草场虽?。?但每一包稻草砖都有标签,每一批稻草砖都经得起各类检验检疫 , 日本客户颇为青睐 。大华草场这个扶贫项目,“吃”掉了盘山村大部分秸秆 。于建平、刘兴华和几位村干部计划着,把产量再做大些,把收购半径再扩大些,把更多的秸秆卖到日本,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