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

白首乌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白首乌拼音:bái shǒu wū 拉丁学名:Cynanchum bungei Decne.别称:泰山何首鸟、何首乌、地葫芦、山葫芦、野山药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科:萝藦科亚科:马利筋亚科族:马利筋族属:鹅绒藤属主要产地 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等省区形态特征

白首乌攀援性半灌木;块根粗壮;茎纤细而韧,被微毛 。叶对生 , 戟形,长3-8厘米,基部宽1-5厘米,顶端渐尖 , 基部心形 , 两面被粗硬毛 , 以叶面较密,侧脉约6对 。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花萼裂片披针形,基部内面腺体通常没有或少数;花冠白色,裂片长圆形;副花冠5深裂,裂片呈披针形 , 内面中间有舌状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基部5角状,顶端全缘 。蓇葖单生或双生,披针形 , 无毛,向端部渐尖 , 长9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卵形,长1厘米,直径5毫米;种毛白色绢质 , 长4厘米 。花期6-7月 , 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白首乌】


白首乌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或河坝、路边的灌木丛中或岩石隙缝中 。药用价值
白首乌块根肉质多浆,栓皮层层剥落,质坚色白,味苦甘涩,为山东泰山一带四大名药之一,为滋补珍品 。白首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