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何称自己为寡人呢


古代皇帝为何称自己为寡人呢

文章插图
寡人 , 寡德之人 。
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 。
君王自称 。
春秋战国时 , 诸侯王皆称寡人 。
《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 , 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 可予不?”
《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受上赏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 。
《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 , 郭家与衍婿裴遐谈 , 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 , 将受困寡人女婿 。’”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 , 《诗?邶风》: “先君之恩 , 以勖寡人 。”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
从汉至五代 , 也有此称 。
刘邦为汉王时 , 韩信为齐王时 , 隋杨广为晋王时 , 后汉刘赟被迎立时 , 均自称寡人 , 惟汉时尚多见 , 汉以后较少见 。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 , 皇帝从秦始皇开始 , 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 , 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
国王则不一样 , 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 , 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 , 身也 。”在先秦时代 , “朕”是第一人称代词 。
不分尊卑贵贱 , 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 , 规定:“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 , 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 , 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 , 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 。”但是 , 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 , “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 , 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 。
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 , 即‘我的’ 。”如:《书·舜典》:“汝作朕虞 。”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 。”《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 。
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 或许有人说 , 《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 。
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 。
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 。
古代皇帝为何称自己为寡人呢

文章插图
这些不都证明 , 在先秦朝代 , “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 , 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 , 难免被后人掺假 。
秦火以后 , 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 , 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 。
许慎是东汉人 , 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
第二 , “朕”字 , 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 , 这是普通的情况 , 但有特例 , 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 。
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 , 茕茕在疚 , 朕且佐助听政 。” 寡人 , 寡德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