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故事内容概括 韦编三绝的故事( 二 )


04
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
韦编三绝的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成语韦编三绝和劳而无功的故事,故事情节精彩,下面是我整理的韦编三绝的故事,仅供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韦编三绝的故事 篇1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到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
【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
韦编三绝的故事 篇2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 。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 。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去学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 。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 。
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 。他办事认真 。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 。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作“相礼” 。
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到齐国后,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 。齐景公待他很客气,想把孔子留下来 。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 。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 。
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 。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 。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 。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