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档|抗疫夫妻档,上阵父子兵!他们交流都靠“留言”

在天津与奥密克戎的战役中,总有一些人,他们逆行而上,舍下了“小家”,坚守在中高风险地区,为“大家”的生活和健康提供着保障。这些人中,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还有的全家上阵……这些“小家”,在天津迎战奥密克戎的战斗中,不断地诠释着冲锋在前和众志成城;在天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阶段性明显成效时,也一同期待着战疫最终的胜利和与家人团聚的时刻。
一个津南一个东丽
夫妻俩一周多没见面
1月21日下午,苏海兴奋地将社会面清零的新闻转发到了朋友圈,又赶忙单独给妻子赵彩凤发微信,“这枚‘0’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是所有人努力才得来的。”他并没有期盼着赵彩凤的回复,自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俩“留言式”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了习惯。
苏海是北辰区中医医院的一名超声科医生,赵彩凤是北辰区荣居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1月8日看到津南出现疫情的新闻后,两口子不约而同地决定,将4岁的女儿留在姥姥家。然后,走进各自的工作岗位,全力以赴。
夫妻档|抗疫夫妻档,上阵父子兵!他们交流都靠“留言”
文章插图
苏海支援东丽核酸筛查
从1月9日开始,苏海连续五天五夜都吃住在医院,几轮全员核酸大筛中,他和同事们在前期安排的核酸采样点,为居民进行采样。一轮一轮的大筛之间,他们要在医院时刻保持着整装待发的姿态,随时等待召唤。
1月16日,苏海接到通知,他们需要支援东丽区的核酸筛查工作,不到20分钟,他便收拾好背包,登上了大巴车,1月18日一早,东丽再次需要支援,在工作群里,他又是第一个举手报名的。
另一边的赵彩凤全身心扑在了几轮全员核酸大筛的工作中,搭帐篷,发号码,组织居民一一进行核酸采样,虽然每天都能回家,但睡不了三四个小时,就又要起来忙碌了。
1月15日,天津市第三轮全员核酸大筛,从早晨4点多开始,到一切工作都完成,已经是夜里10点多。赵彩凤回到家,顾不得其他,倒在床上就睡了过去。直到16日凌晨两三点钟,一通电话把她叫了起来。
同事告诉她,她所在的社区要出2名工作人员支援津南,去多久时间不定。作为一名党员,听到这样的消息,赵彩凤的睡意全消,没有犹豫地说:“我主动请缨!”
挂电话后,她一边告诉苏海,一边赶忙收拾行李。16日上午,正式入列北辰区支援津南的队伍后,她赶赴津南咸水沽封控区。
夫妻档|抗疫夫妻档,上阵父子兵!他们交流都靠“留言”
文章插图
赵彩凤在津南支援
在封控区,赵彩凤主要做的是入户信息录入、配合医护人员入户核酸采样、为居民送菜等工作。一周来,她和支援队员们,每天要早早地起床,然后穿好防护服集合,出发前往封控的小区,有时候要忙到晚上9点多才能结束。他们服务的封控区都是多层的居民楼,没有电梯,入户只能一层层爬楼梯,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腿都像灌了铅一样,但睡一觉后,第二天大家又满血复活,不知疲倦地去忙碌了。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夫妻俩都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到22日,夫妻俩已经有一周多没见面了。他们约定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不打电话,但为了让彼此安心,各自忙完工作后,会给对方发一条不用回复的告知信息。
赵彩凤看到苏海发来社会面清零的新闻时,已经是21日的深夜了。其实新闻刚发出来的时候,封控区内的大家就开始热烈讨论了,“无论是我们来支援的,还是住在那里的居民,每个人都很激动。”
原本夫妻俩都做好了春节不能团聚的准备,但看到这么振奋的消息后,他们开始期待,“等我回去一起过年吧!”赵彩凤回复了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