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争议背后的隐情:哪种说法都有依据

詹天佑先生在不同场合对于竖井的描述也并不相同 。本想解开谜题 , 却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 难道詹天佑先生自己也记错了 , 还是另有隐情呢?
■小学课本中的争议
小学语文《詹天佑》一课 , 让同学们通过课文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有了最初的了解 。八达岭隧道作为京张铁路的重要工程 , 在这篇课文中被重点论述 。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隧道全长1091米 , 是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具难度的工程之一 。为尽快打通这座隧道 , 詹天佑在当时采用了先进的竖井开凿法 , 最终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二十三日打通隧道 , 为京张铁路全线贯通打下了基础 。
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从小就生活在八达岭隧道附近的青龙桥车站 , 对于这座隧道非常熟悉 。一次他无意间看到了孩子语文书上的课文 , 文中描述说詹天佑先生开凿了两个竖井 , 老师还要求孩子们画示意图展示六个工作面施工的场景 。这让老杨困惑不已——因为一直以来 , 他了解到的八达岭隧道只有一座竖井 , 如今已作通风之用 , 问周围的铁路老工人 , 大家都不知道还有第二口竖井 。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 , 杨站长上网进行查找 , 结果发现有疑问的不止他一个人 , 很多人甚至是不少语文老师都对此不理解 。原来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中 , 《詹天佑》这篇课文的细节是不一样的 , 特别是对八达岭隧道竖井的描述竟有三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5课这样写道:“……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 , 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 , 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
北京出版社第十二册第22课却这样描写:“……从山上打两口竖井 , 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这样一来 , 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开工 , 把工期缩短一半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六年级下册这样写道:“……先从山顶打直井 , 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 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 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
对比来看 , 一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说法 , 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挖了一口竖井还是两口 , 形成了四个还是六个工作面 。或许课本的编者也困惑于这个问题 , 于是出现了对数量避而不谈的第三个版本 。
这让杨站长非常意外 , 迫不及待地想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
■史料中的不同说法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 杨站长来到图书馆查阅尘封多年的老资料 。经过一番努力 ,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交通史路政编》中 , 找到了詹天佑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向清政府邮传部汇报京张铁路隧道完工时的一篇文章——《京张铁路山洞完工申报邮传部文》 。该文中对于八达岭隧道有这样一段描述:“惟八达岭洞工 , 尤为险要……继由山岭打通大小二井 , 下距轨线深一百十尺余 。遂于井内再由南北两向开凿 , 计分六处 , 同时工作……”除此之外 , 1909年詹天佑在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用英文致辞时提道 , “……最长之山洞 , 在长城之下开凿 , 穿过坚硬岩层 。在修筑时 , 我们开凿了二井 , 在井底分向两面开凿 , 连同两端开凿 , 共有六个工作面 , 日夜不停施工 。”这里所说的“最长之山洞”就是八达岭隧道 。由此可见 , 詹天佑在不同场合都曾经明确表示过 , 为修筑八达岭隧道曾在山岭上垂直向下打了两口竖井 , 并形成了六个施工工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