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二 )


至于后续派步协和陆抗正式攻打永安,那会的罗宪已经投降魏国了,永安是魏土,当然是能打就打,只不过,因为攻坚能力差,没打下来而已 。
东吴政权在蜀汉灭亡后,已经想到了在蜀中跟魏国争夺利益,并及时做出了应对,却败于永安城下,为何是这样的结果?
我认为,是东吴攻伐蜀汉旧地的策略错了 。
在东吴景帝孙休首次派出军队,试图偷袭永安时,蜀汉虽然灭亡,但永安暂时还打着蜀汉的旗号,罗宪当时并没有做出降魏的决定 。
这当然不是因为罗宪一定要继续扛着蜀汉的大旗,他也扛不动,毕竟,他手头上只有两千士兵(永安的大部分士兵被时任永安都督的阎宇带着去救援成都了) 。
罗宪一定会考虑得失,东吴也将是他考虑中的一环,他有四个选择,降魏、降吴、殉国、复国(找东吴借兵,但无名义,刘家子孙被魏国一网打尽) 。
殉国不可能,否则他也不会投降了,不管是投降哪一方 。而在降魏、降吴以及复国选项中,就需要东吴有相应的准备跟配合 。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从史书的记载看,东吴没有试图招降罗宪,给予其高官的行为,也没有以蜀汉盟友的名义招揽罗宪,用借兵的名义,让蜀汉旧臣当炮灰,帮助东吴争夺蜀汉旧地的打算 。
东吴的策略就是,趁着蜀汉灭亡,蜀中大乱,自己出力去抢地盘,或许,东吴收到了永安只有两千驻军的情报,觉得不需要花费代价去招揽罗宪,永安就是囊中之物 。
罗宪得不到东吴的重视,又不甘心在东吴军队的强压下投降,那样的话,投降了也没有地位,还不如赌一把,守住永安,让魏国看看自己的能力,换取更好的待遇 。
当然,罗宪也或许真认为东吴是背盟,认为东吴不应该在蜀汉亡国之时趁火打劫,由此产生了抗拒东吴的心理,故而选择了降魏 。
在东吴不在乎罗宪的情况下,降魏是唯一的选择,并且,魏国在灭亡蜀汉后,实力远远超过了东吴,罗宪也想选择更强的一方投靠 。
因此,东吴军队在永安城下的失败,是忽视了文斗,只想着武斗,如果,他们愿意主动给予罗宪更好的待遇,用利益引诱,没准能有另外的结果 。
东吴从永安退兵后,罗宪被魏国加封为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任武陵太守 。
晋朝建立后,罗宪被加授西鄂县侯,卸任到洛阳后,晋武帝司马炎又升其为冠军将军、假节 。
在司马炎的授意下,罗宪的儿子和举荐的熟人、好友,都被晋朝任用 。
这或许才是罗宪坚守永安,降魏抗吴的真正原因,东吴只想着武力解决问题,不把罗宪当回事,不被坚决抵制才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