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拥有智者相扶,又有猛将相助,为何到最后还是未得天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因之一:文臣武将方面,曹魏和东吴同样不弱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蜀汉的文臣武将要高于曹魏和东吴,其实并不然 。刘备麾下虽然武有“五虎将”等猛将、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但曹魏和东吴方面其实并不弱于刘备 。
文章插图
曹魏方面,曹操麾下堪称人才济济,文有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等人,武将也有曹仁、曹洪等曹氏宗族,夏侯渊、夏侯惇等夏侯氏,以及以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主的一众猛将 。
东吴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较低,但文臣也有张昭、张弘、顾雍、陆逊、虞翻、鲁肃、诸葛瑾等人,武将也有周瑜甘宁,吕蒙、黄盖、韩当、丁奉、周泰、凌统、太史慈、朱然、朱桓、贺齐、程普、潘璋等人 。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虽然蜀汉的文臣武将比较为人所熟知,但实际上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讲,不仅占不到多少优势,反而处于一定的劣势 。尤其是蜀汉后期一定程度出现了人才短缺,相较于曹魏和东吴反而处于了劣势 。
原因之二:刘备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迅速崛起后根基不稳
刘备虽然拥有汉室宗亲的身份,然而乱世当中,钱粮兵马和地盘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皇嗣血脉传到他这一代,其实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在刘备起兵之时,天下各方豪强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固的根基之地,且势力全都在刘备之上 。
文章插图
而自刘备起兵以来,由于没有固定根基,长期处于寄人篱下的窘境之中,虽曾短暂入主徐州,却又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流离失所 。直到赤壁之战中,刘备以刘琦的名义趁机占据荆南四郡,这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开始了崛起之路 。
【蜀汉即使一度发展至巅峰,为何始终是最弱的那一个?】然而,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的那样,赤壁之战前夕天下局势其实已经大定,此时的曹操雄踞北方,中原地区尽入其手,乃是天下实力最强者;盘踞江东的孙权虽然地盘不大,但历经父兄三人治理,也是根基稳固,也只有危机四伏的荆州和忙着与张鲁争斗的益州最为可取 。
事实上,占据荆州、益州后的刘备的确开始了疯狂的崛起之路,而在之后与曹操争夺汉中取胜后,势力更是一度达到巅峰 。可惜的是,由于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再加上崛起的过于迅速,反而出现了根基不稳的情况 。
原因之三:荆州、汉中太过关键,蜀汉势力盛极而衰
鉴于赤壁之战前后的天下局势,荆州、益州、汉中的确是刘备能够迅速崛起的有效途径,可惜荆州和汉中之地太过关键,曹魏和东吴都不会轻易放手,再加上刘备根基不稳,容错率实在太差,直接导致蜀汉与两强爆发激烈争夺后迅速盛极而衰 。
文章插图
先说荆州之地,荆州不仅是曹魏南下的关键,也是东吴的西大门且直接威胁东吴腹地,同时又是蜀汉东出的关键所在,这直接导致荆州成为了曹魏、东吴、蜀汉三方争夺的焦点 。赤壁之战后,东吴和蜀汉结盟,导致曹魏南下无望后战略重心转向西凉,失去了曹操这个巨大威胁后,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因为荆州的归属而迅速分化 。对于孙权来说,他不希望一个新崛起的势力时刻威胁自己腹地,哪怕这个人是曾经的盟友,他更希望将刘备牢牢锁死在益州之地 。于是,便有了孙权讨还“南郡”之争,继而引发了“湘水划界”事件,之后则有了襄樊之战期间的“白衣渡江”,刘备自然也不想困死于益州,为了夺回荆州,进而爆发了“夷陵之战”,结果导致蜀汉实力大损 。
再说汉中之地,赤壁之战后曹魏南下受阻,转而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最终成功占据西凉之地 。刘备占据益州之后,汉中之地便成为了曹魏和蜀汉争夺的关键 。对于曹操来说,西凉刚刚平定不久,而其主要势力又集中于中原地区,关中乃是连接中原和西凉的关键,一旦刘备占据汉中,将时刻威胁到关中地区,曹操势必要调集重兵应对刘备对关中的威胁 。因此,曹操选择了率先夺取汉中,希望利用地利将刘备牢牢锁死在汉中以南,刘备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和曹魏展开了激烈争夺,虽然最终赢得了汉中之战,却也让刚刚崛起的刘备付出了惨痛代价 。
- 如果诸葛亮代替庞统战死在益州,蜀汉还会建立吗?
- 三国时期蜀汉发动过几次北伐?为何最后都输了
- 马良是什么人?他跟随刘备之后对蜀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 揭秘蜀汉哪位大臣说服刘备施刑不要扩大化
- 蜀汉的实力如何?它是怎么葬送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 吴懿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对蜀汉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 夏季奥运会几年一度 夏季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
- 如果当时曹操重用了张松,刘备还会有机会建立蜀汉吗?
- 张飞死后却给蜀汉留下了一员骁勇小将,他究竟是谁?
- 1kw.h是一度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