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赏析 青砖伴瓦漆《声声慢》

可能大家对于必背古诗词很头疼,但是抛开考试,诗歌之美,是值得我们慢慢体会的 。今天包学习APP给大家带来的是郦波老师赏析的《声声慢》~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古诗词这种婉转,悠然之美~

声声慢赏析 青砖伴瓦漆《声声慢》

文章插图
我研读诗词多年,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像易安词、纳兰词不可轻易触碰,但一旦触碰,便欲罢不能,轻易便沦陷其中,难以自拔 。易安居士的这首《声声慢》是词中绝品,有人认为是李清照中年时期所作,有人则认为是晚年时期的作品,但毫无疑问,是南渡之后 。我个人主张,如此精深蕴藉之作,应该像老杜所说:“晚节渐于诗律细 。”所以,《声声慢》这样无论从词律,还是音韵,还是意境都臻至绝境的作品,应该是李清照晚年时候的作品 。所以,有时候我经常会想,大概就是在年轻的陆游娶了心爱的表妹唐婉的那个秋日下午,七十多岁的李清照流落江南,僻居浙东、浙西的孀居的李清照,一个人在孤单的院中,写下这样的《声声慢》 。

首先让我感慨的是,晚景凄凉的李清照用一首词,去回望她漫长、丰富的人生,居然选择的是《声声慢》 。《声声慢》作为词牌,原为“胜胜慢”,“胜利”的“胜”,后来因蒋捷的那首《秋声》,而改为“声音”的“声” 。但这个词牌的创作,最早见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 。说到晁补之,我们提到过,十六岁的李清照随母亲入京,一入京便才名惊艳天下,尤其是晁补之对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推崇备至,甚至以比李清照大三十多岁的前辈词人的身份与少女的李清照结为忘年交 。事实上,晁补之和李清照一样,都是少年天才、过目不忘、饱读诗书 。可是晁补之的命运也同样晚景凄凉,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北宋文人党争中备受打击,才五十多岁,这个被时人称为当代王摩诘的天才诗人,便抑郁而终 。


晁补之对李清照而言亦师亦友,而李清照在自己人生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用晁补之最擅长、开辟的《声声慢》来回望人生,来书写晚年的心境,真是让人心生万千感慨!当然,李清照的《声声慢》从词律成就、意境上都远远超过晁补之 。晁补之原创的《声声慢》是平韵体,也就是押平声韵,而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则是仄韵体,押仄声韵往往是险之又险的 。除非词律技巧臻于化境,这种险之又险的仄声韵,是很难写到通透婉转 。所以一首《声声慢》可以见出易安居士的词律、技巧和创作艺术几近于道 。

声声慢赏析 青砖伴瓦漆《声声慢》

文章插图
经典开篇:十四叠字连用

开篇便是无数人称颂的十四叠字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两个“戚戚”,戚继光的戚,我们现在读作平声,其实它是入声词,像词中的这个“戚”,还有最难将息的“息”,晚来风急的“急”,包括最后的怎生得“黑”、了“得”其实都是入声字 。现在因为“入派三声”,归到平声里头,我们分不出来了 。对于首句,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评价说:“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则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张端义此说一出,遂为定论,易安赋词真如公孙大娘舞剑 。后来像元代的乔吉模仿作“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真是东施效颦,更是反衬了李易安的才高绝伦 。

对于这一句的句意,大多数人认为是清晨起来的李清照,四处找找看看,却只见冷冷清清,于是心生凄惨与悲戚 。但是我想说的是,晨起的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有人以为孤独中的李清照,会闲不住地东找找西看看,借着下意识的举动,去排解心中的愁苦 。我以为不然,真正的愁苦无需借助动作上的释放 。那么李清照说的“寻寻觅觅”到底是什么呢?她要寻觅的东西又是什么呢?那时的她流落江湖,孀居独处,身边早已没了心爱的爱人,甚至连亲人也无一个 。想来想去,七十岁的李清照,身边能拥有的,也就是她无时无刻在流离失所中还要紧紧地带在身边的,也就只剩她和赵明诚的点滴心血——几幅最珍贵的金石字画了吧?

声声慢赏析 青砖伴瓦漆《声声慢》

文章插图
寻觅,伤逝

通过史料记载,我们也知道,李清照到晚年的时候,还曾经拿出两幅米芾的字来,去请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就是著名的“小米”(米芾被称为“大米”,米友仁被称为“小米”,父子俩都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题跋 。米友仁为之欣喜若狂,因为米芾总是随性所书,他的字留存很少 。所以当时米友仁兴奋地说,这两幅字可值数百金,是米芾字中的精品 。可见,李清照到晚年身边还是有一两册最重要的金石字画精品,而这些精品,大概就是李清照晚年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了 。事实上,李清照之所以能在那个悲伤的乱世里隐忍苟活,全是为了这些字画、为了这些金石文物、为了赵明诚临终的心愿啊!乱世情缘,可易安居士在赵明诚死后为了这些字画、为了这些文物,整整在悲伤流离中坚持了二十七年 。我们前面说过,赵明诚虽然在文学创作上才能远不及李清照,但他却是有宋一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而金石学也就是中国古代考古学的前身 。在赵明诚的影响下,李清照同样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金石学家 。洪迈就曾经评论说:“赵明诚娶妻易安居士,平生与之同志 。”我们现代汉语里经常称“同志”,在古代汉语里能曰“同志”,能说志同道合,它体现的是一种令人崇敬的、巨大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求与整理,李、赵二人在山东青州老家积攒了大量的金石文物与字画,而且赵明诚作《金石录》两千卷,对这些文物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科学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