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作品 曹文轩简介

(参考资料:[32][33][34][35][36])
主编书籍
作品名称类型出版时间
《八十年代小说选》短篇小说集(曹文轩选编)1988年03月
(参考资料:[37])
影视作品
上映时间片名参与职务
2000《草房子》编剧:曹文轩 导演:徐耿
2013-01-04
【曹文轩作品曹文轩简介】《三角地》编剧:曹文轩 导演:陈坤厚
(参考资料:[38][39])
创作特色
主旨思想
悲悯情怀
曹文轩拥有一位作家应有的敏锐,他所写的作品都满含深情,这些文字是他毕生的向往 。在苦难和困境下苦苦挣扎的弱者是他始终不能不关注的对象,对他们的深切关注就是悲悯情怀 。这种悲悯情怀使得作家躁动不安、温情脉脉的心就此有了依托,感慨世间无常和百姓疾苦 。他的悲悯情怀起初体现在对残缺人物投以深情热切的眷注 。在一般人眼里,残缺是一种丑,但是它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在丑陋中可升华出美的心灵,用的是对照原则 。在他充满温情的文字里成为特有的书写 。残缺在曹文轩眼中已经不是丑、怪的代名词了,他从另一个高度谛视着这些生理上不完整的人们 。当然他的仔细观察不是一种变态和趣味地看,他是从这些残缺的底层看到潜匿的人性,这些人性当然是有善恶之分的,但他在这发现了臻于完美的人性,从舒缓的文字里能感受到作者饱满的深情和对至纯人性的不渝追求[40] 。
曹文轩的小说深入人的内心,挖掘着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把种种人性呈现在人们面前 。无论是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他都一一写出 。真正高明的作者是不会强硬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他们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让读者来丰富人物,可是细心的读者还是咂摸到他潜伏在文本下的态度:悲悯 。深谙人性的曹文轩对他笔下的人物的感情是体谅与宽容的,他的书写是怜悯众生式的 。曹文轩笔下的人物的善是惯有的真诚与善意,这真诚与善意是深入骨髓的,由这样的善意促使他人内心潜伏着的人性渐渐苏醒 。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善良弱者的敬意 。曹文轩还 从弱小中探求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给朝气满满的生命力量以礼赞,这是一种致以生命的敬意,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他的人性关怀 。曹文轩好像站在云端之上,来回穿梭于天上人间、反复体察人性的复杂多变,他深知人是多面的 。正因为如此他对人性是及其宽宥的,并且坚持不不懈地摸索出最本质的情感因素 。一个具有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作家,一定关不只是关注小我的发展,更是心系全人类的命运 。而曹文轩的创作一直不遗余力地呈现着他的这个思想,他知道如何推己及人、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从不在意世俗的看法和标准,体谅着每一个人的难处[40] 。
书写苦难

曹文轩作品  曹文轩简介

文章插图
书写、探讨苦难是曹文轩儿童文学的标志性主题,他的作品在及时行乐、不顾后果的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发出了另一种声音,这是相反方向的思考,他对苦难给予了肯定和独特的诠释 。但是他描写的苦难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惧怕苦难或者博取同情,而是把人生置于苦难的场景中,在这样一个极端和特殊的场景中使得人的良善的一面发挥地淋漓尽致 。曹文轩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生命体会捕捉、创设着场景,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不可预料的自然或人为的灾害、人性邪恶力量的爆发、内心难以控制的负面情绪、暴力严苛的政治背景等等[40] 。
曹文轩将他悲悯的目光投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这是一个在现实在生活中庞大的缺少人们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艰难地生、寂寞地死,不知是不是造化弄人,这些可怜的小人物只是想要一点点小幸福、小安慰,但这样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好像有一种看不见的魔力在与他们对抗,他们不知道如何努力也不知道如何改变,总是与机会失之交臂 。作品中涌现出这些小人物种种的痛苦纠结和无力改变的事实,也会把人性的弱点一一向人们摆开,但是这不是残忍的解剖,不是让人看了就觉得要去审视灵魂、正视和反思自己的邪恶,这里面存在的是作者一种强大的情感张力,让人们只是感到贴心与关爱 。曹文轩使人们相信人是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人们要做的是激发出人类天使的最纯美的一面,把邪恶的一面导向美好 。他的笔就好像一台摄像机,记录下跌在深渊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画面在人们的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人心生悲情 。作者带给人们的感受正是他本人对于人和人生的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弱势地位的人的深切的同情与叹惋 。为弱者悲歌,是曹文轩忠贞不渝的坚持 。曹文轩的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许多情感、情怀在全世界是相通的 。曹文轩不再满足于只看到社会的肮脏丑陋,其实现实生活确乎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跳出现实的圈子,探寻到了美好的生命的存在,那就是儿童眼中的世界和儿童心中的理想社会 。此外不可回避的是他在其骨髓里不是流淌着乐观主义、享乐主义的血液,恰恰相反,他对于人性的看法是颓废消极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曹文轩是悲观主义者,这种悲观意识使他以一种看透命运之后的豁达来探讨人类的终极命运,其悲悯情怀就渗透在对人生的彻悟中 。而这种悲天悯人式的人道主义书写,又反过来促使他更加存眷着人自身[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