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铁帽子王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卷能救几次命?

作为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清朝的铁帽子王比一般朝廷重臣拥有更多的特权,承袭爵位无需降等,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看这待遇,已经很优厚了,然而山外有山,历史上有一个物件儿比这个更牛,就是民间经常说起的免死金牌,一些朝廷重臣犯错之后经常拿这东西做挡箭牌,历史上它真有这么神吗?
【比肩铁帽子王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卷能救几次命?】 所谓的的免死金牌,就是丹书铁卷,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顾名思义就是文凭用丹书写在铁板上 。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历史上丹书铁卷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 。同时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 。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 。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 。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 。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 。丹书铁卷真正具有免死功能,最晚在南北朝时期 。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 。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是有历史依据的 。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 。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 。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 。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 。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 。
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已有明显变化 。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孙子不免死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功勋朱升在和朱元璋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就隐隐感到朱元璋猜疑刻薄,杀戮功臣是早晚的事 。如果要了朱元璋所赐的爵位,十之八九会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就在大家还都沉浸在封公封侯的美梦之中时,朱升正式申请“告老归乡”,又顾虑儿子朱同难保平安无事,老泪纵横地向皇帝请求赏赐“免死券” 。朱元璋被朱升哭得挺感动,就送了朱升一个顺水人情,用免死券慰藉他,没想到,后来儿子朱同刚到任礼部侍郎一个月,便被牵连进郭桓一案,受诬入狱,最后,陈尸街头 。清代,丹书铁券制度被废止,出现了铁帽子王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