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人如何煽动鸦片战争: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二 )


威廉·渣甸(左)和詹姆士·马地臣(右)
因为在中国进口鸦片不合法,很难统计当时鸦片贸易的规模和数额,但可以从别的角度了解 。有一次,中国政府集中没收了英国商人的鸦片,有2万多箱,其中怡和洋行的鸦片占到1/3,也就是说,怡和洋行在当时是比较重要的鸦片交易商 。他们进行鸦片贸易的“聪明”之处在于,按照当时中国政府规定,只有广州是唯一一个允许外商贸易的口岸,但他们在其他口岸悄悄进行鸦片交易 。
第二,传教士的帮助 。如果没有传教士参与,这些鸦片贸易行为也不能实现 。和中国人做生意,障碍不只是一种语言,而是几种语言,因为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和方言,而擅长这些语言的是新教传教士 。这些传教士不仅来自英国,也来自其他国家 。
当时怡和洋行聘请了普鲁士的传教士卡尔?布斯洛夫协助他们从事鸦片贸易 。有意思的是,布斯洛夫在给家人、朋友的信件中从未提及贸易的内容,他只是希望伴随着这些贸易,他请人翻译的中文版《新约全书》能够一并传到中国 。他说:“精神信仰和商贸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通过一些非官方的渠道,在传教士的帮助下直接和本地人进行商贸,令怡和洋行获得更多的贸易额 。
第三个原因是技术 。怡和洋行是最早使用快艇运送鸦片的商家 。这些快艇很轻巧,像是狭长的浮刀 。它们在中国南海往返,并且能够迅速地掉头 。所以和东印度公司相比,怡和洋行的贸易效率更高 。
渣甸游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鸦片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国,19世纪30年代中国鸦片的进口量是19世纪初的8倍 。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中英之间的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鸦片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当时的三个皇子都吸食鸦片 。有观点认为,清朝军队在北方作战失利,也是吸食鸦片上瘾的结果 。很难统计当时中国鸦片上瘾者的数量,但在中国,有超过12种方言描述过鸦片,这显示了鸦片在中国蔓延的程度,吸食鸦片的群体也从社会精英发展到了普通大众 。
清政府任命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他让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一并销毁;如果不肯交,就将对方隔离,断绝其供给,逼迫其就范 。当时的英国对华事务总署出面调解,说服英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保证英国政府会对鸦片商的损失负责,给予相应赔偿 。将近4万箱鸦片被上交销毁 。
但是因为未来的经济利益受损,鸦片商人对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马地臣和英国的媒体采访人员联系,要他们写报道暗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是击溃中国政府的高傲和敌视态度 。他认为,假如要继续进行自由贸易,打开中国市场,必须让中国放下架子 。
不久后,英国的港口商人、与鸦片贸易有关的员工,开始在英国各地举行示威游行 。渣甸的行动更激烈:他回到伦敦,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指出中国军事尤其是海军的缺陷,并游说他爱丁堡大学的校友——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亨利?帕默斯顿勋爵(Lord Palmerston),称几周就能战败中国 。在当时,毫无疑问,英国拥有蒸汽机、战舰、训练有素的军队,完全可能对付像是中世纪王国(至少在军事防御水平上如此)的中国 。
帕默斯顿勋爵最终投票支持向中国开战 。当时英国议会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对华开战,支持战争的一方获得9票优势 。(注:后来帕默斯顿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并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我要强调的是,渣甸和马地臣不仅参与了鸦片贸易,也是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渣甸对帕默斯顿勋爵的游说 。
渣甸和马地臣从中国带回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