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 。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 。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 。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成为心腹大臣,累迁左仆射、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 。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 。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担任卫将军、都督琅琊水陆军事 。平乱有功,加位散骑常侍 。隆安四年(400年),王珣去世,时年五十二,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穆”,累赠司徒 。著有文集十一卷 。
王珣工于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章插图
主要成就
书法
王珣工书法,传世书法作品有《伯远帖》等 。《伯远帖》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信札 。《宣和书谱》载:“珣三世以能书称,家范世学 。珣之草圣亦有传焉 。” [21] 此帖经北宋内府收藏,明代董其昌等都曾收藏,为乾隆三希之一 。
董其昌称“既幸予得见王珣,又幸珣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 。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顾复在《平生壮观》中说《伯远帖》:“纸坚洁而笔飞扬,脱尽王氏习气 。”安歧《墨缘汇观》评称:“有自然沉着之气 。”《宣和书谱》称:“其家世学,草圣有传 。今不见其草迹,即此真行,已足名家 。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而无一笔诡于正,所谓纵任自喜,古雅有余者也 。”《宣和书谱》还曾收有其草书《三月帖》,今不存 。
文学
王珣有文集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十卷) 。《全晋文》收录有《奏追崇郑太后》《书》《与范宁书论释慧持》《重与范宁书》《林法师墓下诗序》《琴赞》《虎丘山铭》《孝武帝哀策文》《祭徐聘士文》 。
轶事典故
短主簿
王珣和郗超都有奇才,受到大司马桓温的器重和提拔;王珣任主簿,郗超任记室参军 。郗超的胡子很多,王珣身材矮小 。当时荆州人给他们编了几句歌谣说:“大胡子的参军,矮个子的主簿;能叫桓公欢喜,能叫桓公发怒 。”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章插图
大手笔
王珣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 。醒后,很觉惊异 。他对人说:“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 。”不久,孝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 。
不可无年
王珣病重时,一次问王谧:“当世议论家父会以他比拟谁?”王谧答:“比拟王坦之 。”王珣于是转身面向墙壁,说:“人真的不能短命呀 。”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章插图
哭吊谢安
王珣因与其妻谢氏离婚而与谢安交恶,至谢安去世后,他出京向王献之说:“我想去哭吊谢公 。”王献之惊讶地说:“我就是希望你这样做 。”王珣被去了谢安的丧礼 。他到后,督帅刁约阻止王珣:“大人活着时,不会见你这个客人 。”但王珣不理他,直接走进去哭吊,并且哭得十分伤心 。
奕奕悟捷
王珣曾与桓熙兄弟一同乘马出游郊野,同行的人都紧随着桓熙兄弟,唯独王珣独个儿在数十步后跟着,众人都不明白其动机 。出游过后,桓熙等人都已经十分疲倦,回程时原先走在前的人都像属官,唯独王珣精神抖擞的在前,时人都赞他的机智敏悟 。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