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一直要坚持北伐?道理其实很简单!( 三 )


而终蜀汉之世 , 始终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 就是外来世族与益州本土世族之间的明争暗斗 。刘备托孤托给诸葛亮、李严二人 , 体现出调和两派的考虑 。作为益州本地的大佬 , 李严等人自然不满诸葛亮这样“外来户”后来居上 , 从而使他们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权势 。而外来世族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 故而对益州世族颇多防备 。比如李严驻屯江州 , 又以陈到驻永安 , 陈到与赵云并称 , 显然属于外来世族 , 虽名义受李严节制 , 但监视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
因此 , 蜀汉内部其实远没有我们习惯上认为的那样稳定 。诸葛亮作为丞相 , 又是外来世族的代表 , 对这些显然是一清二楚的 。随着赵云、黄忠、糜竺等老一辈外来世族的精英们故去 , 益州世族重新掌握政权似乎无法避免 。诸葛亮活着可以打压他们 , 一旦诸葛亮也去了 , 还有谁能制约他们?益州世族掌权虽未必是坏事 , 但多年后面对邓艾来犯时的表现 , 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 诸葛亮对他们是不信任的 。
政权内部有危机 , 如果无法从内部疏导 , 就只能从外部化解 , 而北伐无疑是个很好的办法 。通过北伐 , 即可以借此既能转嫁国内矛盾 , 还能够使军政大权不旁落 , 又能趁机吸收姜维这样的新兴外来人才 , 培养新的力量以继续抗衡益州集团 , 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 , 从时间上看 , 蜀汉等不起 , 只能抓紧北伐 。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
网络配图
自臣到汉中 , 中间期年耳 ,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 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 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 , 则损三分之二也 , 当何以图敌?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 , 都是蜀汉部队的中坚力量 , 是跟随刘备十几年南征北战、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儿家当 。而这些家当 , 在之前的蜀吴夷陵之战中已经折损颇多 , 岁月这把杀猪刀又带走一批 , 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尽管后来诸葛亮尽全力又重新编练了一支新军 , 但他很清楚 , 这支新军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战斗意志 , 都远不如先主时代的老班底 。如果不能够尽快北伐 , 这一旦老班底们全部故去 , 蜀汉军官阶层就会出现严重的断档 , 且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补充 。所以 , 时间迫使孔明不得不尽快发起北伐 , 以求在军队还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宿将时 , 通过在战争中“以老带新”培养出新的指挥人才 , 为日后做好准备 。
说明白这一点 ,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明为什么要拒绝“子午谷奇谋” 。魏延的想法虽然极具诱惑 , 但却忽视了蜀汉已经无力冒险本钱 。从大局考虑 , 魏延极其麾下官兵是蜀汉无论如何也不能损失的 , 孔明绝不会让他们去实施一个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计谋 。因而我们能够看到 , 孔明每次出兵 , 都会尽力夺取曹魏的人口和物资 , 而尽量不与魏军在一个地方进行长时间的攻坚或拉锯 , 避免过多地消耗军力 。孔明知道 , 北伐只是一面旗帜 , 能不能成功只有天知道 。但他必须努力 , 不为别的 , 也得为蜀汉多打造、多留下一批精兵悍将 , 以便自己身后 , 蜀汉能够尽可能久的延续国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