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知非,圯桥进履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礼仪习俗,年龄称谓,知命,知天命,半白,知非:是多大啊?

名字知非,圯桥进履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也是指的五十 。出自成语: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 。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圯桥进履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名字知非,圯桥进履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有好心好报,乐于助人必有善报的意思
圯桥进履的故事
【名字知非,圯桥进履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专访下邳圯桥,挥毫写下《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秦虽不成,天地皆震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这首诗写的是感怀秦时张良袭击秦始皇遭通缉,隐匿于下邳一事 。
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一说为河南宝丰县人,是韩国大贵族后裔,他的祖父、父亲先后为韩国五个国王任相国 。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重金聘请一个大力士,制造了120斤的大铁椎 。公元前218年,张良与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河南原阳县)狙击秦始皇,但大力士的铁椎误中秦始皇的副车 。秦始皇大怒,张良遭全国通缉,他更换姓名隐匿下邳 。隐匿下邳期间,张良遇到了圯上老人黄石公,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圯桥进履的故事 。
圯桥进履的故事见于《史记.留侯世家》,故事说,张良闲暇无事从容漫步在下邳的圯桥上,有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后,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捡鞋子!”张良一愣,想打他,看他上了年纪,强忍着怒气,下桥拾起了鞋子,那老人又说:“给我把鞋子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帮他把鞋子拾上来了,索性跪下来帮他穿上 。那老人伸脚让张良把鞋子套上,笑着走了 。张良非常惊讶,目光追随他离去 。老人走了大约里把路,返回来,说:“你这小伙子还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同我相会 。”张良感到很奇怪,跪下回答说:“是 。”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来到桥上,老人已先到那里等候了 。老人气愤地说:“与老人约会,迟到,这算什么?”说完就走,留下话说:“五天后早点来相会 。”过了五天,鸡一叫张良就来到桥上,老人又先到桥上,愤怒地说:“又晚来,这是为什么?”说完就走,边走边说:“再过五天,早点来 。”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上去等候 。不一会儿,老人就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 。”于是拿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并说:“熟读了它就可以当帝王的军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 。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老人说完就走了,没说其他的话 。从此张良再没见过他 。天亮时,张良打开这部书看,竟是《太公兵法》 。张良很惊异,经常学习诵读这部书 。凭借这部书,张良后辅佐刘邦夺取天下 。
圯桥进履和黄石授书为圯桥笼罩了传奇的色彩,令无数文人墨客到此寻访 。司马迁亲访圯桥后,将张良椎秦匿邳和圯桥进履的故事载入《史记.留侯世家》;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兄弟亦同游下邳,苏轼作《留侯论》,苏辙赋诗《下邳黄石公庙》;元代江西人傅汝厉有《下邳怀留侯》;明代“公安派”创始人袁宏道赋诗《经下邳》……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文人雅士慕名来到下邳圯桥,谁也数不清,但凭唐代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梁肃亲撰并题《圯桥石表铭》及宋代大文豪苏轼以《留侯论》惊动朝野就可看出张良其人其事不仅令人咏叹,还给人以无尽的启迪 。张良身上的闪光点对后世文人学士、谋臣帝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战略思想、处世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都极其深远 。张良所具有的忠、信、智以及他的隐忍、谦恭在当今社会也是大力提倡和弘扬的,他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今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