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妻女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

正常情况下 , 清代的蒙古人是没机会高中状元的 。一方面 , 蒙古人对汉文化相对生疏 , 在科举考试中很难与汉人抗衡;另一方面 , 清代有“旗不点元”的祖制 , ——凡是旗人 , 无论是满族还是蒙古族 , 一概不能被点为状元 。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 既是清廷用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 也是对旗人在汉文考试中处于劣势的一种掩饰 。
据统计 , 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三十年 , 清廷凡殿试112科 , 共钦点状元114名(注:顺治壬辰、乙未科分设满、汉两榜 , 因此多出两名满族状元) 。112名状元中 , 有111名被汉人包揽 , 另一名被蒙古人崇绮夺得 。两名满族状元 , 只是满人内部的状元 , 与全国状元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之下 , 崇绮的这顶状元桂冠 , 不仅货真价实 , 而且极具传奇 。
崇绮(1829—1900) , 字文山 , 阿鲁特氏 , 蒙古正蓝旗人 , 大学士赛尚阿之子 , 自幼工诗善画 , 多才多艺 , 曾任工部主事 。咸丰初年 , 赛尚阿获罪 , 父子二人被革职 , 家道衰败 。同治四年(1865) , 乙丑科开考 。崇绮顺利通过了会试、殿试 , 他的考卷文辞华丽、书法俊美 , 得到了八位读卷大臣的一致称赞 , 并被慈禧确定为一甲一名 。
试卷拆封后 , 崇绮的旗人身份 , 让慈禧进退两难 。如果点崇绮 , 显然有违祖制;如果不点崇绮 , 就会出尔反尔 。大臣们经过再三权衡 , 最后用“但凭文字 , 何论满汉”八个字 , 保住了慈禧的颜面 。于是 , 崇绮被破例钦点为状元 , 并授予修撰之职 。《清史稿》中这样记载:“立国二百数十年 , 满蒙人试汉文而授修撰者 , 只崇绮一人 , 士论荣之 。”
崇绮能高中状元 , 笔者认为有下列原因:其一 , 崇绮的汉文造诣相当高;其二 , 没有旗人名列前茅的先例;其三 , 考生姓名和身份被密封;其四 , 慈禧向来说一不二;其五 , 大臣对慈禧极其畏惧 。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使这位蒙古人成为清代科举史上的“幸运之星” 。然而 , 正是这次幸运的夺魁 , 却揭开了崇绮荣耀而又悲愤的人生序幕 。
崇绮的荣耀 , 不仅在于他的金榜题名 , 他的官运亨通 , 还在于他成了皇亲国戚 , 成了满洲贵族 。同治十一年(1872)初 , 女儿被册立为皇后 , 妹妹被封为珣妃 , 崇绮集国丈和国舅于一身 。同年年底 , 全家改换门庭 , 从蒙古正蓝旗被抬入满洲镶黄旗 , 崇绮成为当时最尊贵的旗人 。然而这一切 , 随着女婿和女儿两座靠山的相继离世 , 瞬间化为乌有 。
慈禧与儿媳 , 向来不睦 。同治在时 , 慈禧对她百般刁难;同治死后 , 慈禧把儿子之死归罪于她 , 逼她殉葬 。据启功先生《我的几位祖上和外祖上》记述:慈禧找来崇绮(启功的外曾祖) , 命他帮女儿自尽 。当时 , 女儿万念俱灰 , 死志已定 , 却找不到自杀的办法 。崇绮跪在门外问她:“不吃行不行?”她说:“行 。”于是 , 一代皇后绝食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