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用鳄鱼作文章:向皇帝喊话帮助自己返回朝廷( 二 )


差点被杀头
韩老师这位52岁的愤青上书皇帝,居然放出这样的狠话:“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 。”翻译出来就是说:将此物交给有关部门,扔水里头和火里头灭了,不要再蛊惑天下人 。这篇愤青书就是有名的《论佛骨表》 。当时的宪宗皇帝勃然大怒,要拿韩老师的头,幸亏韩老师朝中有人,名相裴度求情,才下放潮州了事 。
几乎死过一回的韩老师不应该发狠话了 。不过,一看《祭鳄鱼文》,就晓得韩老师还是那么股狠劲 。在朝中,誓死捍卫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不遗余力地驱除“异端”(当然,这个异端是从韩老师的角度而言);在潮州,誓死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遗余力地驱除“害虫” 。对“异端”,要投到水火里头消灭;对“害虫”,要用“强弓毒矢”伺候 。
韩老师放出这番狠话来,那时没有网络,远隔十个纬度的长安能听到吗?放心好了,那时候的读书人就是一个大网络 。文坛红人韩老师发话了,马上有读书人一路传到长安去 。早前韩愈下放到广东阳山时,读书人前来请教的,挤破门槛,可见读书人确实有一个独立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用责任感、使命感维系起来的 。
内在信号二:取得朝廷认可早调回京城
鳄鱼听不懂,但天下人听得懂 。细看《祭鳄鱼文》,发现韩老师处处将“天子”和“刺史”放在一块写,处处将“长安”和“潮州”放在一块写,无非就是表明,我是跟老大站在同一个立场的,我是替当今老大驱赶“丑类”的 。这篇文章写于6月25日,我们再结合韩老师在此前3个月写给宪宗皇帝的一封信《潮州刺史谢上表》,可以更好地破译其中的密码 。
在这封信中,韩愈提出来想调回京城的想法,至于回城后如何安置,他也想好了,替皇帝祭祀泰山写文章:“东巡泰山,奏功皇天 。”
深层动机分析:韩愈热爱潮州吗?
韩愈为什么那么急迫地想回京城?他热爱潮州吗?宋朝的苏轼也为这个问题纠结过,在他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说韩愈在潮州“不能一岁而归”,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似乎不留恋潮州 。
对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韩愈当时的处境 。当时的韩老师,52岁了,“发白齿落”,他并不适应当地的热带气候:“毒雾瘴氛,日夕发作” 。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调动请求的 。
当时的宪宗皇帝收到韩愈的信,也很恻然,曾说出贬韩愈的原因:他也知道韩愈是一片忠心,但韩老师不应该骂他短命,《论佛骨表》里论说佛教传入中国前的皇帝都很长命,信佛的皇帝大多短命,这不是骂他短命吗?
然而,韩老师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归心似箭并不妨碍他为潮州人民办实事 。他在潮州不过八个多月,就为潮州的文化事业打好了万世的基业,苏轼说“潮人未知学”,是韩愈命赵德作为老师,普及儒家文化,为潮州印下了一枚灿烂的文化徽章 。还有驱赶“害虫”鳄鱼,兴修水利……
8个月时间很短,可做的事情却可以很多 。
所以,苏轼替韩愈辩解说:“水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韩老师为民服务的精神如同泉水,在哪里都可以随时冒出来,在长安一样,在潮州也一样 。就这么8个月,潮州人民感恩韩老师已超过上千个8个月,“一片江山尽姓韩 。”
疑点:鳄鱼是怎么赶走的?
有资料记载,韩老师念完祭文后,当天晚上,发生热带风暴,不几天,鳄鱼栖息之处干涸,不得不向西边迁徙60里,“自是潮州无鳄鱼患 。”这话能信吗?苏轼是相信的,他赞美韩愈“能驯鳄鱼之暴” 。这话不靠谱,韩老师又不是驯兽员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用“惊扰法”奏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