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1年,波斯帝国(伊朗旧称)遭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侵袭,京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城)沦陷,波斯国王伊嗣俊殉难 。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火线继位”,一边率残军退守抵抗,一边求助“国际干涉” 。
卑路斯首先退守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在吐火罗人帮助下,一度收复了边疆失地 。然而,好景不长,在阿拉伯帝国的疯狂反攻下,卑路斯和吐火罗人难以招架,于是他们联合向外求援,卑路斯提出到大唐“政治避难” 。
国破家亡,波斯君主最后关头为何向大唐寻求“政治避难”?
史学家多是从军事实力对比分析原因 。公元7世纪,世界只有两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那就是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 。两国争夺的焦点就是现在的中亚与西亚 。大唐帝国曾与阿拉伯帝国大小争战20余次,大唐军队“胜多负少” 。
所以,当时西域各国,也就是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流亡者首先想到去中国避难 。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只有大唐帝国能抵制大食的东进 。其他中亚诸国,包括东罗马帝国,根本罩不住流亡政权 。
当然,这类分析也是不错的,但显然不够全面 。这里,除了不可或缺的军事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世界“正统”地位 。
【解密:唐高宗李治为何敢收留阿拉伯帝国追逃者?】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波斯帝国、西亚诸国,甚至阿拉伯帝国眼中,大唐帝国无疑是占据“世界主体文明”的国家 。这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占据政治文明制高点;二是拥有她主导的、高举国际正义旗帜、具有军事干涉能力的国际组织——天可汗 。
从政体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而论,唐均堪称世界领先 。是时,和中国保持“政治交往”的国家多达七十多个 。大唐政治,可谓红遍世界 。
而说起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天可汗”,众所周知 。它不是一个简单名誉称谓,也不是一个纸糊的王冠,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国际组织体系 。昔日“天可汗”,从范围上,算不上今日联合国,但却相当于“东方北约” 。这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国际组织机构”,其作用主要是政治与军事两方面,担当起两方面义务,维系国际和平,仲裁各国间之纷争,为天可汗之首要任务 。维护各国独立,不受强国侵略,为天可汗另一职责 。为表示对天可汗之绝对服从,各国嗣君即位,必由天可汗下诏册封 。各国军队必须接受天可汗之征调,受征中国平乱 。
因为有了天可汗组织,公元七世纪“国际道义舞台”就此成为“中国领衔”表演 。日本人称此时的大唐帝国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亦非虚语 。
“烈烈王者”所向披靡 。弱国被强国欺凌,大唐岂能坐视不管?高宗欣然接受了卑路斯请求,马上设立波斯都督府(今伊朗境内的扎博勒),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将波斯与大唐“安西都护府”连成一片 。
然而,由于波斯都督府没有中国军队驻扎,波斯全境不久终被大食吞并,波斯都督府也无法独存 。公元670年,高宗招卑路斯入朝,授“右武卫将军”衔,命人修建长安波斯寺,卑路斯与其子泥涅斯得到妥善安置,先后定居长安 。
尽管大唐没能帮助波斯复国,但摄于大唐之威,阿拉伯大军终究未敢穷追卑路斯到中国内地 。扶弱济困、主持正义的大唐帝国,还是赢得了弱国的尊重,“天可汗”占据了政治道义的制高点,而且在军事上,基本保持着对大食的绝对优势 。阿拉伯大军在天宝前期的几次中等规模的冲突里均败于唐军,后来倾其国力发动怛罗斯会战,20万阿拉伯军面对3万唐军依然难以战胜,最后只靠唐军内部的反叛才将唐军打退,而阿拉伯军的自身损失却是唐军的几倍 。阿拉伯人虽胜尤耻,唐军虽败尤荣 。后来即使安史之乱爆发,阿拉伯也终未敢进兵西域 。
- 解密:朱元璋为何下令明朝户部不许江浙人任职?
- 唐叔虞是晋国始祖却为何失去了在晋祠的主神位?
- 解密:雍正继位后为何会如此惧怕康熙的亡灵?
- 韦贵妃竟然是寡妇?唐太宗竟娶了她作为贵妃
- 解密大宛国的文化:大宛有着什么样的文化传统?
- 解密:孙权为何会在赤壁胜利后反而投降曹操?
- 解密:中亚古国大宛国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沱沱河 长江的发源地在哪
- 解密:神秘的西域古国楼兰为什么会最终消失?
- 解密:西域强国龟兹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