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烟台条约的主要内容中英烟台条约原文详情( 二 )


二、威丰八年所定英国条约第十六款所载:“英国民人有犯事者 , 皆由英国惩办 。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 , 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 。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 , 以昭充当”等语 。查原约内英文所载系“英国民人有犯事者 , 由英国领事官或他项奉派干员惩办”等字样 , 汉文以英国两字包括 。前经英国议有详细章程 , 并添派按察司等员在上海设立承审公堂 , 以便遵照和约条款办理;目下英国适将前定章程酌量修正 , 以归尽善 。中国亦在上海设有会审衙门 , 办理中外交涉案件 , 惟所派委员审断案件 , 或因事权不一 , 或因怕招嫌怨 , 往往未能认真审追 。兹议由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大臣 , 应将通商口岸应如何会同总署议定承审章程妥为商办 , 以昭公允 。
三、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关系英人命盗案件 , 议由英国大臣派员前往该处观审 。此事应先声叙明白 , 庶免日后彼此另有异辞 , 威大臣即将前情备文照会 , 请由总理衙门照覆 , 以将来照办缘由声明备案 。至中国各口审断交涉案件 , 两国法律既有不同 , 只能视被告者为何国之人 , 即赴何国官员处控告;原告为何国之人 , 其本国官员只可赴承审官员处观审 。倘观审之员以为办理未妥 , 可以逐细辩论 , 庶保各无向隅 , 各按本国法律审断 。此即条约第十六款所载会同两字本意 , 以上各情两国官员均当遵守 。
第三端 通商事务
一、所有现在通商各口岸 , 按前定各条约 , 有不应抽收洋货厘金之界 , 兹由威大臣议请本国 , 准以各口租界作为免收洋货厘金之处 , 俾免漫无限制;随由中国议准在于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 , 作为领事官驻扎处所 。又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驻寓 , 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轮船未抵重庆以前 , 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 , 开设行栈 。俟轮船上驶后 , 再行议办 。至沿江安徽之大通、安庆 , 江西之湖口 , 湖广之武穴、陆溪口、沙市等处均系内地处所 , 并非通商口岸 , 按长江统共章程 , 应不准洋商私自起下货物 , 今议通融办法 , 轮船准暂停泊 , 上下客商货物 , 皆用民船起卸 , 仍照内地定章办理 。除洋货半税单照章查验免厘 , 其有报单之土货 , 只准上船 , 不准卸卖外 , 其余应完税厘 , 由地方官自行一律妥办 。外国商民不准在该处居住 , 开设行栈 。
二、新旧各口岸 , 除已定有各国租界 , 应无庸议 , 其租界未定各处 , 应由英国领事官会商各国领事官 , 与地方官商议 , 将洋人居住处所画定界址 。
三、洋药一宗 , 威大臣议请本国 , 准为另定办法 , 与他项洋货有别 。令英商于贩运洋药入口时 , 由新关派人稽查 , 封存栈房或趸船 , 候售卖时洋商照则完税;并令卖客一并在新关输纳厘税 , 以免偷漏 。其应抽收厘税若干 , 由各省察勘情形酌办 。
四、洋货运入内地请领半税单照 , 各国条约内原已订明 , 自当遵办 。嗣后各关发给单照 , 应由总理衙门核定画一款式 , 不分华、洋商人均可请领 , 并无参差 。洋商将土货由内地运往口岸上船 , 条约内亦有定章 , 英商完纳子口半税 , 请领单照 , 即可运往海口 , 若非英商自置土货 , 该货若非实在运往海关出口 , 不得援照办理 。所有应定章程 , 免致滋生弊端之处 , 威大臣即愿会同总理衙门设法商办 。至通商善后章程第七款载明洋货运入内地及内地置买土货等语 , 系指沿海、沿江、沿河及陆路各处不通商口岸 , 皆属内地 , 应由中国自行设法防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