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会盟的规模:多伦会盟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意义?

会盟所在地十三里滩草原 , 东西长十公里左右 , 南北宽6公里左右 , 地势平坦 , 是一片辽阔的草滩 , 多京公路横贯东西 , 交通十分便利 。会盟时以康熙帝的行宫大帐为中心 , 按众星捧月 , 众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圆五十里内支设帐篷 , 屯兵列营 。外蒙古三部王公贵族列右队 , 内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队 , 依次谒见康熙帝 , 行三跪九叩之礼 , 进行正式会盟 。
会盟后 , 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据康熙身边的法国传教士统计 , 有9 000~10 000名骑兵 , 1 200名步兵 , 400~500名炮兵 , 70门炮的八旗精锐参加了阅兵和演习 。号角齐鸣 , 枪炮齐发 , 铁骑隆隆 , 声震四野 , 大展了清军神威 。八旗官兵依次列阵受阅 , 康熙帝乘马亲射十矢九中 , 喀尔喀各部无不诚服  , 经历了300多年的岁月荡涤 , 昔日雄伟壮观的会盟场面早已不复存在 , 留下的只有亘古不变的草原和发生的往事 。
清王朝为巩固北部边疆的安全 , 选择地理位置适中的多伦诺尔 , 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 , 召集进入漠南的喀尔喀三部首领和哲布尊丹巴活佛 , 以及内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贵族在距多伦城25公里的十三里滩草原举行会盟 。康熙帝宴赏蒙古各部 , 化解旧怨 , 尽释前嫌 , 使之“永无离散之苦 , 争斗之害” 。同时对内蒙古各旗 , 尤其是锡林郭勒盟沿边旗 , 在平叛噶尔丹战争中的功绩予以奖励 。
共商北部边疆事宜 , 并按内蒙古设盟旗的办法 , 对喀尔喀各部编设了盟旗札萨克 , 确立了对外蒙古的统治和管辖 。从此 , 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图 。史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或“康熙会盟” 。
【多伦会盟的规模:多伦会盟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