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瓖是大明耻辱葬送大明直接送崇祯上吊的罪将

说起大明王朝,那是想当然的硬气 。什么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让人无端兴起一股豪气 。什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感觉从上到下,君臣一心,壮怀激烈 。只是豪气归豪气,大明王朝最终还是从内里腐烂,最终被一击而溃 。作为大明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崇祯帝,更是只能无奈地或者说悲壮地选择在煤山上吊,以谢朱家先人 。
【姜瓖是大明耻辱葬送大明直接送崇祯上吊的罪将】崇祯也许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他多半不了了解,自然也谈不上因材任用……大同总兵姜瓖就是其中之一 。
大同是北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作为京城的屏障,大同不仅设立了巡抚,还有总兵驻军 。大同的城池坚固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倒是姜瓖姜总兵得提一提 。姜瓖出身将军世家,到他这辈儿仍然是朝廷倚重的家族 。他哥哥姜让是榆林总兵,弟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他自己则是大同总兵 。虽然世受明皇室大恩,但是姜家却对不起大明 。
和平年代,当然看不出来 。一旦发生战争,将军的为人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
李自成的大顺军勇武不假,但说实话大明臣子开门投降的也多,比如忻州守城官员没丁点反抗就开门投降了 。当然李自成也不可能一路毫不费力,挥师进京 。对于他来讲,最硬的骨头无疑是周遇吉 。
周遇吉勇武善射,出身虽低微,作战却从不怕死 。他被其他京营将领轻视,但仍然忠心一颗,表示征战沙场,定不负朝廷俸禄 。事实上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
大顺军来势汹汹,直扑而来,担任山西兼关门、代州、三关总兵的周遇吉率军民固守,就连他夫人刘氏组织的20名女兵,也都加入战斗 。大顺军通过刘氏哥哥送招降书,但周遇吉不但没降,连妻兄都给杀掉了 。大顺军伤亡近万,攻城的积尸一直堆起来,都有城墙那么高了 。后来代州保不住了,周遇吉就退守宁武 。在宁武关,又是一场超级大战 。虽然宁武关经过多年加固,貌似无比强大 。但是一来大顺军加大攻势,二来宁武守军只有4000,相差悬殊,要想取得胜利,没有援军可不行 。为此,周遇吉派人冒死前往大同求救 。而自己则留下来坚守,宁武大战注定是一场生死大战,过程惨不可言 。周遇吉巷战后被俘而死,而他的家人全部被烧死,宁武兵备副使王孕懋全家自杀 。之后,大顺军屠城,这场大战给李自民极大的打击,就连进京后,李自成还心有余悸,说“若使所至都像周遇吉那样,殚忠尽力拼搏,我们哪能至此?”
宁武被大顺军拿下,下一个目标就是大同 。作为京师最后的守护,姜瓖责任重大 。如果说他选择不救宁武,可以说成是保存实力,那么,他离间代王朱传和巡抚卫景瑗那就是绝对的厚黑 。朱卫二人是主战派,面对大顺军的强势来袭,二人主张备战 。但是姜瓖是主和派,早在姜让降了大顺,并派人来劝弟弟时,他就已经下定决心不打了 。
为了巩固自已的势力,他走了几步棋 。第一步,他让代王拿出库存银子犒赏士兵,拿公家的东西来做自己人情;第二,夺取大同防守权 。卫景瑗是坚定的主战派,又是陕西人,在敏感时刻,姜瓖对代王说他也是陕西人,他和李自成有来往,二人之间自然就不再是铁板一块 。可巧的是卫大人又脚疼,出不了门,于是,掌握大权的姜瓖,控制了代王,投降了大顺 。
有了他的榜样,宣府总兵王承胤也把降表送给了李自成,然后昌平、居庸关守将也依样画葫芦,北京失去全部屏障 。大顺军一路凯歌,顺利登顶 。没办法,逼得血性崇祯上吊殉国 。不久,江河直转,大明再无回天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