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发展规划书怎么写 项目发展规划怎么写呀( 二 )


《国家信息化十五规划》明确指出,2022-2025年将开启新一轮数字经济建设周期 。具体来说,到2025年,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快速攻关,关键软件研发水平提升,计算机软硬件生态协同优化 。中国的创新产业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很多核心技术的积累、提升和突破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 。
3.平台企业驱动
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由科技巨头主导 。在中国创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与中电电气、CETC、航天系等多家央企集团军形成互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基于新创产业的广泛市场,科技巨头们正在全国各地加大业务布局,积极构建基于核心技术的产业应用生态 。例如,自2015年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长城集团在安徽、河南、山西、新疆、浙江、黑龙江、山东、江苏、四川、重庆、湖北、天津、云南、陕西、江西等地注册成立了15家全资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多个R&D和生产基地 。
比如华为拥有麒麟系列、巴龙系列、盛腾系列、鲲鹏系列四款芯片 。2019年至今,鲲鹏系列已落户北京、天津、福州、厦门、成都、绵阳、重庆、上海、郑州、许昌、青岛、济南、合肥、Xi安、九江、南京、广州、深圳、东莞、南宁、太原、杭州、宁波、桐乡、武汉、长沙、宁波 。主营业务为打造鲲鹏产业集群,推进鲲鹏架构政务云、行业云,实施鲲鹏架构大数据示范工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
4.由产业整合驱动
应用软件是新创行业市场最大的部分,约占行业的60%-65% 。预计2022年中国新创应用软件市场规模为5944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5万亿元 。在这一领域,国产应用软件正逐渐确立其替代优势 。
从新创的应用领域来看,可以概括为“2+8+N”,“2”指的是党政机关;“8”是指关系国计民生的八个行业,主要包括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空航天;“N”是指汽车、物流等各行各业 。从目前的渗透率来看,行业创新整体渗透率较低,替代领域从办公系统逐渐向核心业务系统深化,未来发展广阔空 。
未来的产业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技术、资本、人才的竞争,演变为技术、生态、数据的竞争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已经从ERP(企业资源计划)时代进入了EBC时代 。信息系统不再仅仅专注于“资源”或“计划”,而应该面向强调定制、共享和灵活性的新市场,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地融入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中 。
三、信创产业的园区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创新产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 。在国内替代、数字经济等相关政策的持续加持下,产业链上下游厂商通力合作,多方驱动核心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深化、平台生态完善 。未来几年,创新产业将呈现协同发展的共振效应 。
新创产业生态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有条件的地区正在加快本地区创新产业的发展,带动传统it信息产业的转型,打造区域产业集群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园区案例,探讨一下新创产业园的典型发展路径 。
1.新创安全中心
四川新创产业园开园,落户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规划面积5.6万平方米 。定位为四川新创集约化安全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新创技术适配基地、新创运维管理中心、新创人才培训考试中心、企业新创转化服务中心、新创核心技术R&D中心,打造四川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产业联盟,聚集相关会员单位200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