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哪两个人( 二 )



太原之战 , 李光弼充分发挥了他的指挥才能 , 为后来成功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甘源元年(758)九月 , 恒力、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省使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然而 , 为了防备武将 , 唐肃宗和恒力派宦官于朝恩去制衡李光弼等人 。对此 , 在我看来 , 宦官对武将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唐军的作战能力 , 从而延缓了安史之乱的结束 。

终于 , 甘源二年(759年)七月 , 唐肃宗夺取了郭子仪的兵权 , 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为朔方时世兵马副元帅 , 率领五百秦冰到洛阳指挥朔方军 。上元二年(761年) , 李光弼与河南副元帅邱、石忠出城阻击将领 。次年 , 下令军队镇压浙东袁超起义 , 并以功绩封为临淮郡王 。公元763年 , 安史之乱被平定 , 李光弼被授予“战功升为中兴第一”的铁券 , 命名为祠堂 , 画如凌烟阁 。因此 , 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功得到唐朝朝廷的认可和肯定是非常明显的 。但遗憾的是 , 李光弼晚年遭到宦官程、于朝恩等人的诽谤 , 名誉受损 。于是抱憾而病 , 终于在广德二年(764)死于徐州 , 享年57岁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哪两个人】李光弼死后 , 唐朝追赠司空、太保 , 谥号“武穆” , 史称“李林怀”、“李武穆” 。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 , 李光弼足智多谋 , 威严有加 , 管理有方 , 善于出奇制胜 , 以少胜多 。在此基础上 , 中唐名将中 , 李光弼与齐名 , 被世人誉为“李郭” , 被誉为“自难来将军中第一 , 唯光弼进占治戎 , 有计 。”《旧唐书·李光弼传》认为 , 连孙武、吴起、韩信、田雷都比李光弼“有罪” 。这无疑是因为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