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袁崇焕也曾攀附阉党还给魏忠贤建了生祠?

在大明朝,提到袁崇焕,很多人持赞赏的态度,认为他赤胆忠心、誓死捍卫大明江山,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他擅自杀害毛文龙,导致大清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兴兵大明,最后导致大明的灭亡 。
赞者,对袁崇焕赞的一塌糊涂,而贬谪,则认为袁崇焕是卖国贼,最后被崇祯杀掉,也是罪有应得 。
这是一个负责的人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袁崇焕是一个悲情人物,就连死的时候,市民们还生啖其肉,可见恨到了什么地步 。
在公众的眼中,袁崇焕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形象,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然而很多史料记载,他竟然多次巴结魏忠贤,还曾为其建立生祠,带着一些人重臣到生祠前参拜 。


袁崇焕开始经营辽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在任时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时,袁崇焕与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
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往京城觐见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 。不久之后,广宁被后金军攻陷,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人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得知后,随即一个人往关外查阅地形 。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
当时,关外地都被哈剌慎诸部所据,所以袁崇焕到任后,驻守于关内 。没多久,哈剌慎诸部归顺,经略王在晋令袁崇焕移军驻扎中前所,督参将周守廉、游击将军左辅的军队,管理前屯卫所的事务 。之后王在晋又命袁崇焕前往前屯安置辽东的失业人群,袁崇焕当即于夜间出发,冒着被虎豹袭击的危险穿梭于荆棘之间,四更天入城后,将士们都夸赞袁崇焕有胆量 。
袁崇焕投靠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 。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 。明朝末期宦官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
袁崇焕投靠魏忠贤,可以从天启六年说起,也就是1626年,此时的袁崇焕已经经营辽东4年 。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天启七年四月七日,袁崇焕请立生祠 。
当时的魏忠贤权倾朝野,很多人都巴结魏忠贤,纷纷建立生祠 。什么是生祠呢?就是人活着的时候,给他建立一座祠堂,然后天天跪拜 。
袁崇焕申请建生祠的文章,写的也是非常有文采 。
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辽事,誓□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乾、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 。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为勇,以有今日 。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
应该说,袁崇焕在申请立生祠的人之中算是比较早提出的,而且他之前的奏折也都显示他与魏忠贤关系融洽 。魏忠贤并不是对所有立祠的申请都批准,既有不建祠的督抚在,也有请求建祠而不批准的人在 。说明袁崇焕立生祠并非是被迫,而魏忠贤也很给面子的答应了他的建祠请求,在全部生祠的四十座让他占到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