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 。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终于安定了蜀汉的西南后方 。这是三国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
曾经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去过的人,会发现那里有很多以“诸葛”、“孔明”命名的地名,如“孔明山”,“孔明塔”,“诸葛营”,“祭风台”,“祭锣洞”等等几乎遍布云贵川一带,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还流传着很多,一直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节日礼仪,都能看到诸葛亮的影响 。
比如傣家传说诸葛亮率兵南征到澜沧江时,杀了贪婪的汉官,送来谷种教他们打谷舂米,用牛犁地,临走时还把自己的帽子赠给傣人 。后来傣人遇上可怕的瘴气,便遵照诸葛亮在这顶帽子的绸带上写下的“想命长,水冲凉;草盖楼,住高房”的嘱咐,按照帽子的形状盖起了竹楼,并且坚持用凉水洗澡 。这种傣家的竹楼就叫做“孔明老爹的帽子” 。又如基诺族关于他们的起源就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他们的祖先是诸葛亮南征军队的一部,因为途中贪睡,掉了队,赶上大部队后,诸葛亮军法如山,不再收留他们,但赐给他们茶籽,让他们种茶为生 。基诺山就是今天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 。他们衣服上绣的八卦图案叫做“孔明印” 。甚至男子留的三绺头发,中间一绺还是纪念诸葛武侯的 。
【陈寿的《三国志》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其他如景颇族传说他们的各种制度是诸葛亮制订的,彝族、苗族也都认为诸葛亮传授给他们许多生产技术 。很多少数民族戏曲也有大量的三国戏目,尤其是孔明戏,象《三气周瑜》,《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 。此外,象傣人的热气球灯叫“孔明灯”,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使用的铜鼓叫做“孔明鼓” 。祭神时有的要设“孔明天子”的牌位,有的要高呼“孔明先生”的名字,还说火把节也来源于欢迎孔明大军的仪式,泼水节自然和诸葛亮“水冲凉”的嘱咐有关了 。正因为诸葛孔明在那里有这样崇高的威望,近代西方传教士去佤族传教时,还得编造出“耶稣是孔明的弟弟”之类的故事来,这也是一种“中为洋用”吧!
当然,关于这些习俗的来源,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 。诸葛亮的故事很久以来就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深入人心,以至明朝一位诗人在写了一首诗感慨:“孟获生擒雍岂平,永昌南下一屯营 。棘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 。”(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地理志》永昌军民府“古迹”条录曹迂《咏诸葛营诗》)一个统治者,征服者,在两千年后还能受到不同民族这样深切的感念和崇敬,古今中外恐怕还很难找出第二个来 。既然有这么多的遗迹影响,我看未必是空穴来风,“七擒七纵”的事,总会是会有些根据的吧?
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的确没有提到孟获,但并不是陈寿没写事情就是假的,这很可能与当时作者的立场和这作环境有关,看其他史书,如习凿齿《汉晋春秋》,常璩《华阳国志》等书中却有对孟获“七纵七擒”的记载,应该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事出有因”的,至于是不是小说里写得那样曲折生动,当然是另外的事了 。诸葛亮生前死后受到西南地区各民族爱戴尊崇,《三国志》里也有记述,说诸葛亮死时“黎庶追思,以为口实”,“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数十年后、”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