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力之后李鸿章出使日本是出于无奈吗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李鸿章被任命为清军的最高统帅 。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李鸿章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直转而下 。那段时间,李鸿章不时地听到传来一个又一个晴天霹雳 。这种莫名其妙的溃败方式,让李鸿章比谁都苦涩,比谁都委屈,也比谁都愤懑 。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国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
朝廷向日本提出了议和的倡议 。输光了的李鸿章愧于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着让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选定的人物,是在天津海关工作二十余年、对李鸿章忠心耿耿的德国人德璀琳 。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当然不想立即收兵,他们想占领东三省部分领土,以此来逼迫清国做出更大的让步 。更何况,中国政府此时派来的是一名洋人,很可能是来打探虚实的 。
德璀琳灰溜溜地回到中国 。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第二天,双方互换国书 。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内容,认定二人授权不足,拒绝与他们谈判 。伊藤博文问伍廷芳:“你方为什么不派遣重臣来呢?请问恭亲王为什么不能来敝国?”伍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 。”“那么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的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政府失去了与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 。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如果要和谈,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慈禧气急败坏,借口肝气发作,对于议和一事,不愿表态,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满朝大臣,一片义愤填膺,但具体到如何解决问题,一个个束手无策,并且,谁都不愿意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 。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
李鸿章为了寻求支持,确切了解各国列强的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 。只可惜此时各国要么已与日本沆瀣一气,要么暗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李鸿章的求助行动并没有结果 。
3月4日,光绪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权 。14日,李鸿章等人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
春帆楼被刺,“此血可以报国矣!”
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当中最耻辱的时光 。当李鸿章在半个多月后带着枪伤以及耻辱离开这块土地时,他曾发誓决不踏入这块土地,并陷入了长久的孤独和愤懑之中 。对于个人所发的誓言,李鸿章做到了———一年之后,当李鸿章环游欧洲列国再次途经日本换船时,李鸿章死活也不肯上岸,只是在两船之间搭一个木板,然后在别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 。李鸿章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愤懑 。这样的誓言,看起来坚固无比,实际上却是那样的单薄脆弱 。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春帆楼上,放着一长方形会议桌,旁边,摆放着十多把椅子 。日方还特别在李鸿章的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大约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着大家,这位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 。中日两国代表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 。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