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春节前,大连庄河这些人买了很多豆腐!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 豆腐|春节前,大连庄河这些人买了很多豆腐!原来是为了这件事】豆腐|春节前,大连庄河这些人买了很多豆腐!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文章插图

春节临近,你家买的第一份年货是什么?从2022年1月26日开始,庄河市的许多爱心人士选择把买10斤、20斤的“爱心豆腐”作为自己家的最重要的一份年货。因为卖豆腐的人家生活贫困,庄河市的这户人家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高中生。爱心人士希望用买“爱心豆腐”的特殊方式让这一户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尊严地接受社会救助,让他感受到爱心人士们春风化雨般的关爱。爱心接龙名单背后的感人故事1月27日上午8时许,庄河市慈善总会彩虹爱心义工分会会长姜凯手机中“爱心豆腐”活动的“爱心接龙”的名单越来越长,人数达到了42人之多,每个人购买的“爱心豆腐”都在10斤以上,有的人甚至购买40斤、50斤的豆腐。
列在第一位的王仙凤购买爱心豆腐10斤。她其实是庄河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去年她是初三的班主任,她的班级里有一个男孩叫小冬。提起小冬,她就提高了声音,夸起了他:“这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一直非常不错,很优秀。”
之后,王老师说起了小冬家里的情况。小冬的父母在仙人洞镇冰峪村长胜屯,以卖豆腐为生。“在我们这里一天卖豆腐的收入只有30到40块钱,孩子的爷爷身体不好,妈妈患有腰椎管狭窄和心脏病,他家里也没有住处,租住在别人家的房子。”更令人牵挂的是小冬患上了一种重病。“经常发病,发病就需要住院治疗,家里负担重,拉了20多万元的饥荒啊。”
王仙凤说,小冬今年16岁,在庄河读高中。小冬在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突患重病,先后被送往大连、北京进行治疗治疗,当时花了15万多元抢救过来。之后为了维持生命,每月花费高昂的药费,到目前为止,已花费了将近30万元。如今,小冬的身体渐渐好起来,可治病的巨额费用让这个靠卖豆腐为生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边学习,一边帮父母做豆腐
彩虹义工的名誉会长冷德权和姜凯会长获悉小冬的情况后,立即组织调查核实。1月26日上午,冷德权和彩虹义工的副会长于芝美来到仙人洞镇冰峪村小冬的家里看望走访,跟小冬亲切交流,并鼓励他努力学习。
当日,他们送去了彩虹助学金1800元和价值200多元的书包。以往有些自卑而内向的小冬突然变得乐观开朗了,他向大家表示,他会把叔叔阿姨给他的温暖,化成各种动力,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令义工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小冬很懂事,他非常理解父母谋生的不易,常常一边学习,一边帮父母做豆腐,烧火,他还推车去集市卖豆腐。
冷德权和同去的于芝美等义工了解到小冬一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小冬的父母在小镇上卖豆腐,“平均每天挣不到40元,怎么能付得起小冬的药费和高中学费?”大家不约而同地想为这个家庭再做点什么事。
豆腐|春节前,大连庄河这些人买了很多豆腐!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文章插图

当日下午,彩虹义工的群里就出现了一条简短的爱心倡议:“好过年了,谁家都吃豆腐,天冷也便于保存,适当地变相支持一下这个孩子:咱们接力爱心豆腐!”
之后,购买“爱心豆腐”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义工,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积极参与。“这里有孩子的老师,还有仙人洞镇的书记,买200块钱豆腐,却告诉不要豆腐,把钱给孩子的父母就行。”姜凯说。
采访人员注意到有的义工下了“大单”,钱焕民购买40斤,毕晓娜购买50斤…… 令人感动不已的是彩虹分会的名誉会长冷徳权,他是仙人洞镇派出所的所长,春节前在百忙之中去看望小冬。他自己带头买了10斤豆腐。由于小冬的父母租住的地方在仙人洞镇,而爱心人士大都家住庄河市内,距离35公里,开车需要40分钟左右,“爱心豆腐”的运送成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