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复旦女教师抗癌离世九年,母亲在家乡曲阜种出一座青山

2011年春天,曾写下《此生未完成》的复旦女教师于娟不幸离世。她在曲阜老家留下的一片山林成了母亲舒平的心灵寄托。为了完成女儿遗愿,年近花甲的舒平放弃优裕的生活,毅然回到山东老家,在深山里种树。十年间,她和志愿者在山东曲阜绿化荒山两万多亩,种树超过一千万棵。日前,在“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1年度网络人物评选中,舒平荣获“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1年度网络人物提名奖。
【 舒平|复旦女教师抗癌离世九年,母亲在家乡曲阜种出一座青山】女儿心怀遗憾离开了她
她叫于娟,是留学挪威的海归博士,是复旦大学青年女教师,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才情女子。她专注于生物质能源政策研究,钟情于挪威郁郁葱葱的森林。

舒平|复旦女教师抗癌离世九年,母亲在家乡曲阜种出一座青山
文章插图
于是,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将终身所学报效家乡,矢志打造一片挪威森林那样的绿色生态能源林,待时机成熟推向全国。能源林项目规划初现,将付诸于曲阜九仙山上种植浑身是宝的楷木。然而,正当她芳华正茂,饱览风光无限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使她锻翅沉沙,希望与梦想演变为夙愿,临终她依然放不下几乎耗尽所有心力的能源林。依然向往那里的清溪绿水,鸟语花香。
苏萍是于娟之母,丧女之痛,击碎她心,悲痛至极,在生与死的思辨中让孤独的生命有所慰藉,寻求精神的着力点,最终冲破苦难的枷锁,涅槃重生。苏萍毅然说:“娟,妈妈的心和精神已随你而去,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现在的我将替你完成遗愿。”
从此,苏萍化作舒平,冲破因失女之痛而束缚的枷锁,迎接崭新的阳光雨露,她将用滋意流淌的泪水,用着蘸泪而筑就的能源林祭奠逝世的于娟,祭奠曾经拥有而无法延续的美好时光。
年近花甲却让荒山换绿衣
虽年近花甲,断然扛撅拿掀斥巨资,放弃城市优裕繁华生活,只身一人踏向荒山野岭,承女遗愿。她以柔弱之肩、娇小之躯、坚韧之心迈过山峦上的沟沟壑壑、杂草丛生的山间小道。日复一日的用脚丈量着这片热恋的山峦,每个地方都留着她坚实的印记。
遥想造林之初,可谓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有成功的喜悦亦有失败的凄苦,酷暑严寒风餐露宿,十年来始终黎明即起,收拾行装,背上装有馒头、咸菜或水果的挎包,饿了就随便找一处阴凉的石块,端坐于此,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水果或咸菜便作为午餐充饥,口渴便饮山泉水,直至夕阳的余晖铺满山峦,才不情愿的放下手下的镢锨。

舒平|复旦女教师抗癌离世九年,母亲在家乡曲阜种出一座青山
文章插图
每每站在山峦之巅遥望曾经征战过的这片山峦,有过欣喜,有过辛酸,也有过泪水,就这样天天与九仙山相伴、与天池溪水相亲、与黄连树相言,绝望、失败及泪水终究没有击垮她钢铁般的意志。
实现女儿遗愿,舒平深知困难重重。但她必须咬紧牙关,再苦也不放弃,再远也不忘记,再累也不畏惧,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强自信、亦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就这样,她,开启绘制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的能源林之篇章……!
一个人因梦想而辉煌,因追逐梦想而绽放,心若没有栖息之地,到那里都是流浪。能源林的掘起,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已满眼葱翠,绿意盎然。徜徉于此聆听着鸟儿浅吟低唱,欣赏着林海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无限遐想,体味着久违的轻松与宁静,更让人感受到中国的挪威森林创始者舒平的风雨历程,攻艰克难的决心和意志。这里是创始人不朽的勋章,亦是永恒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