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每天晨起第一件事,99%的人会选择“小便” 。它不仅是人体代谢的“副产品”,更是我们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我们人体的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但有时会发现有尿液浑浊的异常现象,有些人以为是自己水喝的少,上火引起的,是这样吗?尿液浑浊究竟是怎么回事?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文章插图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1. 饮水不足
当饮水不足时,尿液可能出现暗黄色,这是因为身体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体内的结晶蛋白和毒素不能正常分解和排出体外 。这些就会通过尿液的形式从身体排出,导致尿液出现浑浊 。
另外,由于运动过量或过食肉类蔬菜后导致草酸盐、磷酸盐类代谢产物过量,从而产生盐类结晶尿,积存在膀胱内,待排尿时排出,出现尿液混浊现象 。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文章插图
2. 慢性前列腺炎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文章插图
尿液混浊是因为前列腺溢液进入尿液造成的 。这是由于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均有一定量的前列腺液随尿排出,一般肉眼难以发现 。可是当有炎症时,前列腺液会分泌增多,所以造成尿液浑浊 。
3. 膀胱炎
男性出现了小便混浊也有可能是患上了膀胱炎,膀胱炎多由于长期的感染,结石等慢性炎症刺激引起 。症状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刚开始是粘液,渐渐地小便浑浊,最终使得尿道分泌物转变为脓性 。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文章插图
4.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比较常见,如果结石较大,排尿时会引起梗阻和疼痛 。当结石对肾功能产生影响时,可能会导致肾脏的滤过系统受损,蛋白就会出现在尿液中,使尿液变得浑浊 。
5. 肾脏疾病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浑浊

文章插图
肾脏疾病也是引起尿液浑浊不容忽视的一大因素,最常见的就是肾小球肾炎 。当肾小球功能受损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进入尿液的物质增多,就会出现尿液浑浊 。
虽然尿液浑浊的原因有多种 。但临床发现,当尿液浑浊时,以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最为常见 。
尿液浑浊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得清楚,尿液浑浊到底是一个什么病 。从中医角度考虑,尿液浑浊主要有两种常见因素 。一是下焦有湿热所致;二是饮食失节,过多食用肥甘厚味,消化乏力所致 。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吃得多,吃得好,于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日久成为湿热 。湿热之邪壅滞中焦,一方面让浊气下流到膀胱,一方面影响了下焦的气化,故而清浊不分,导致小便浑浊 。
【尿液浑浊是怎么回事?浑浊】对于这一类症候,《医学入门》解读:“赤白浊,皆由脾胃湿热,中焦不清,浊气渗入膀胱也” 。因此,治疗宜选择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之药,如常用中成药复方石韦片 。
除此之外,日常要注意自我保健,加强身体锻炼 。出现尿液混浊,要积极治疗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适量运动,不宜长时间骑马、骑车和久坐,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多饮水,每隔1-2小时应站起来活动一会儿,以减轻小便混浊的情况 。
综上,当尿液出现混浊时,首先应该查找原因,是生理性原因,还是疾病所致,可以去医院做最简单的检查—尿常规,可以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和尿蛋白,查明原因后,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