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的意思是什 休戚与共的意思

休戚与共的意思
忧喜、福祸 彼此 共同承担 。形容 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
成语出处: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 悠悠 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
成语例句: 我们是 休戚与共 的好同学 。
繁体写法: 休戚与共
注音: ㄒㄧㄨ ㄑㄧ ㄧㄩˇ ㄍㄨㄙˋ
休戚与共的近义词: 同甘共苦同享幸福安乐,共度艰难困苦 官兵一致,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同船渡河,相为照应 。比喻利害得失相同者要患难与共,通力合作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船共渡 。比喻患难与共,同舟共济
休戚与共的反义词: 不共戴天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比喻仇恨极深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 。明·凌濛初《二刻拍 无关痛痒比喻无关紧要或与本身无关 漠不相关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休戚与共的意思是什休戚与共的意思】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hare sb.'s joys and
俄语翻译: делить радости и печали быть кровно и тесно связанными 其他翻译: 德mit jm freud und leid
成语谜语: 假日同亲人在一起
读音注意: 与,不能读作“yú”或“yù” 。
写法注意: 休,不能写作“修” 。

休戚与共的意思是什  休戚与共的意思

文章插图
休戚与共什么意思
休戚与共的意思是什  休戚与共的意思

文章插图
休戚与共释义如下:
休:欢乐,喜悦 。戚:忧愁,祸患 。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 。形容同甘共苦 。
休戚与共
拼音: [xiū qī yǔ gòng]
出处: 明·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骊嬷的谗言,把群公子一个个排斥到国外 。从此,这种做法就一直延续下来 。到晋厉公时,姬淡的儿子姬周也被派到周朝去侍奉单襄公,
姬周在周朝,言行谨慎,无可挑剔 。而且,他虽然身在异国,却非常关心自己的祖国一一晋国的事情 。晋国发生值得忧愁的事情时,他就非常焦虑,晋国发生可喜的事情时,他就满心高兴 。单襄公对姬周的为人十分敬重,对他的高尚品德十分赞赏 。
单襄公病重时,特别把儿子顷公召到跟前,再三叮嘱说:“你一定要好好对待晋国的姬周,将来统治晋国的人必然是他 。这个人,敬、忠、信、仁、义、智、勇、教、孝、惠、礼,样样具备,他的品行,无可挑剔 。
而且,他能够和他的祖国共享欢乐和忧愁,不忘本(原文是‘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这样的人不能取得晋国的统治权还有谁能取得呢?”顷公听了他父亲—番教海,答应一定要善待姬周 。
不久,晋国发生内乱,上卿栾书杀死了晋厉公 。族中只有周子最有德行,因此,他很快就被栾书派人接回晋国,成为了晋悼公 。那一年,他才14岁 。
休戚与共是什么意思
休:欢乐,喜悦 。戚:忧愁,祸患 。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 。形容同甘共苦 。
最早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
成语“休戚与共”最早出自于此 。
衍生典故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
成语寓意: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境界 。指彼此之间既能共享幸福和欢乐,又能共同承担痛苦与忧愁!不论条件发生什么变化,都始终在一起,这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友谊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