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

在书法中, 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书法家赵孟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 。
一、颜体

楷书四大家

文章插图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 ”的说法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
颜真卿(709-785),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 。字清臣 。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 。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 。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 。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
风格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 。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
用笔特点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 。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 。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
代表作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 。他和唐代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 。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 。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