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的译文是什么?( 三 )


彷徨失忆绕树三周,孤独失落无枝可依 。
我意如山成大业,我心似海纳贤才 。
我会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是天下的英才人心归服 。
曹操《短歌行》的翻译 。
短歌行曹操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
赏析:
《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而这首《对酒当歌》按照诗意可分为四节 。
开头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愁的原因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为求贤而发愁,其宣传作用不言而喻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这八句表面上看很像《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这里曹操似乎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贤才”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负 。因此,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对此诗的评价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 。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这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